第50章 锋芒毕露81(1 / 2)

  【南宋,值于国家危难之际,本该思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弃前仇旧恨,一致对外才对,偏有人在这种时候还想着排除异己。有时候我在想,这些人莫不是金人有意放回来拖宋朝后腿的,怎么一个个尽拦着不让大军北伐,一回又一回的借刀杀人?对,没错,同样从金军中回半的秦桧未必不会也可能是。】

  【在杜充急于铲除异己时,金军再一次南下。杜充见机立刻弃开封而逃。想宗泽在时,费尽心思才将开封守住,也开创了大好的局面,结果他才一去,赵构用了一个庸才,还是一个胆小如鼠的庸才。饶是岳将军苦口婆心相劝,希望能够让杜充放弃南下,杜充却充耳不闻。岳将军无奈不得不弃开封而南撤。开封就此陷落。】

  【之前说过的,赵构对杜充直接弃城而跑的行径丝毫不以为然,更让他升任右相,负责长江防务,之后他又开始向金朝求和。金朝将他大骂一顿,继续发兵南下,目的是要夺取整个天下。一个在开封都没有真正遇到金军就逃之夭夭的杜充,赵构把长江的交给他来守,等于把长江天险尽毁。】

  【果然,金军占据长江北岸,而且沿北岸东进,准备合攻乌江,离建康不到百里,偏杜充向朝廷禀告督师诣采石防守。实际上却根本不作准备,岳将军眼看江山危矣,无数百姓都将遭受家破人亡之苦,再三苦劝杜充,却依然无济于事。】

  【读到这些记载时,我想的是,杜充这样一个不作为的元帅,右相,到底是怎么稳居于高位的。后来又想,赵构这样一个一味只知道逃跑的皇帝都能当上皇帝了,也就怪不得他用的臣子都是跟

  他一个德性的人。大家都是一路货色,谁也用不着看不起谁,谁也不敢轻易揪各自的底是吧!】

  赵匡胤只觉得羞得抬不起头,赵家子孙,这竟然是赵家的子孙!

  【这样一个朝廷,实在让人绝望。直到金军渡江的消息传来,杜充才派岳将军等将官兵出兵马家渡。只是先机已失,这是一场硬仗,最终,岳将军苦战无援,只能整军退屯建康东北的钟山。有人好奇杜充呢,他这一回跑了没有?】

  【正所谓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杜充弃建康而逃,不久后降金。对这个结局,应该说看杜充的操作,并不难猜到,甚至我不禁恶意的猜测,开封也好,长江也罢,会不会是杜充要投金的敲门石,毕竟,有贡献的降和没有贡献的降,待遇并不相同。】

  【当然,对此赵构一个急于向金朝称臣的人,想来也不会在意有多少人弃城而逃,最后降金。只是可怜那些披头颅撒热血,一心守卫家国的人们,他们拼死所守卫的家国,却是这些人弃之如敝屐,拱手相让于人的。】

  【彼时的岳将军尚不知杜充会在不久投敌,马家渡之战后,这回岳将军确定杜充不是王彦,杜充是彻头彻尾的投降派,再跟着他下去,别说收复失地了,怕是这些想上战场保卫家国的将士们许是都要死在他的手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