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白起96(1 / 2)

  看沈悠那激动得,感觉她浑身上下都透着喜悦。别说沈悠了,武庙十哲的一个个被点到名的从一开始的惊愣,随后何尝不是不可置信!

  白起从自己的名字从沈悠嘴里说起那一刻起,还怀疑自己听错了,结果沈悠最后给出了肯定,那

  一个个良将的名字说出,听在白起的耳朵里,让白起终于相信,他没有听错,说的人正是他。

  【武安君白起,为秦主将三十余年,攻城七十余座。料敌如神,出奇致胜,威震六国。秦昭襄王十四年,以左庶长统兵于伊阙之战大破魏韩联军,斩首二十四万,扫平秦国东进之路。因功接连升为国尉、大良造。】

  【秦昭襄王二十八年至二十九年,大举伐楚,攻克楚都郢城,占领楚国大片土地,因功受封武安君。之后屡破三晋,不断攻取韩魏领土,他最出名的一战莫于于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发动对赵的长平之战。此战重创赵国主力,武安君却也因此下令坑杀赵军四十万,令天下震惊,更为后世所诟病。】

  听着沈悠细数白起的功劳,秦国国君和秦王们纷纷点头赞许,很是以为不错。直到听说白起敢坑杀赵军四十万,饶是他们都怔了怔,可随后却又恢复了沉着。

  为将者选择如此行事,必有其道理,降军四十万,把这四十万人留下,对大秦而言未必是

  福。既然成为大军的主将,在战场之上,为君者只需要相信将军们的判断。不管是怎么样的。

  【可以说,武安君白起在秦国统一六国的过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是继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统帅。与廉颇、李牧、王剪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又与韩信合称韩白。后人更将他与韩信、卫青、霍去病等合称为韩白卫霍。可惜,白起自长平之战后不久被秦昭襄王赐死杜邮。】

  正听着沈悠一个劲的夸赞白起,结果措不及防,白起死了,不仅死了,更是被秦昭襄王赐死的。

  【其实看看商鞅的结局,也就不意外白起会有同样的结局了。功劳显赫的武安君,更是一个不听秦王号令,看秦王笑话的武安君,站在秦昭襄王的立场,岂能容他。再者,秦国坑杀赵国降兵四十万,何尝令天下震惊,但凡想要挽回秦国杀降的名声,必须寻一个背锅的人,这个人,最合适也最能平息各国民愤的人只能是白起。所以,秦昭襄王只能杀了白起。但白起的功劳,无人能够否认。就如同商君在对秦国的变法上,从根本上改变秦国。】

  这一点,秦国诸君和诸王都认可,秦始皇也重重点头,表示没有错。

  【长平之战后,秦昭襄王五十一年,秦军出征周国,并将周赧王姬延掳获至秦国,同时也将九鼎迁回咸阳。据说这是秦昭襄王有意为之,毕竟秦武王问鼎而死,秦昭襄王便要将九鼎迁回咸阳,以慰兄长在天之灵。不过据说九鼎并没有抵达咸阳,而是沉没在泗水彭城,至于原由却是不得而在。九鼎流失,不久后秦国又将姬延放回周国。姬延身死后,东周国灭。】

  【数数秦昭襄王干的事,把六国都打废了,不负战国大魔王之称。不过,秦王,于后世很多人来说,天下秦王皆嬴政。毕竟论名声,哪怕秦昭襄王的功绩丝毫不亚于秦始皇,甚至如果秦昭襄王再多活个十年八年,在他手里都可以完成灭六国,一统天下的霸业了。但历史没有如果。】

  【再者,凡事有利有弊,世人皆道秦王残暴,好些人把坑杀赵国四十万大军这事其实是扣到始皇大大头上的。再有还璧归赵这事。都以为是秦始皇干的呢。所以,占了祖宗不少功的始皇陛下,也背了不少秦昭襄王的黑祸。】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