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无力回天(1 / 2)

  秦始皇挑了挑眉,这大隋,怎么说?

  【这事怎么说呢?重牲畜而轻人确实不应该,但隐马两万多匹,大隋没有相关的律法处置此等行为?朝廷既然让人去查查此事,可见不是没有收到任何消息,查出来了因为屈突通的求情就把人全免了死罪,那不是在告诉天下人,他们可以放手去干同类的事。隐马一事对朝廷的问题不大?】

  各朝的人听到沈悠的提问,眼神都有些飘了,该怎么回答沈悠的问题呢?

  算了,不回了。

  【不过,通过这件事,屈突通在隋文帝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日渐重任,升右武侯车骑将军。屈突通也不负隋文帝信任,为人正直,秉公办事,即便是亲属犯法,也依法制裁,决不包庇。当时他的弟弟屈突盖任长安县令,也以严整而知名,因此民间顺口流传:“宁食三斗艾,不见屈突盖,宁服三斗葱,不见屈突通。由此可见人们对他们兄弟的敬畏之心。】

  【仁寿四年,隋文帝驾崩,对隋朝有所了解的都知道,隋文帝这死得离奇,毕竟在他临驾崩前发生的一桩桩一件件的事,难免让人心存疑惑。不过,屈突通在隋文帝那儿得到启用,在隋炀帝杨广继位后,也成为隋炀帝的心腹,隋炀帝授其备身郎将、正议大夫。随后,隋炀帝立刻对屈突通委以重用,命他持隋文帝玺印去晋阳征召汉王杨谅入朝。】

  杨坚已

  经经历了儿子给予他的痛击,突然之间痛失四子,唯一剩下的又是一个谋反或者杀害其他四个儿子的主儿,他让人给儿子们准备葬礼,同时不忘给儿子们报仇,此时听着沈悠的话,他想得更多的是,杨广果真坏到骨子里吗?

  他的驾崩离奇,最后由杨广继位,这就已经说明了一些问题。杨广在登基后第一时间要把兄弟召入宫中,但凡不蠢的人都相当明白他究竟想干什么。斩尽杀绝,永绝后患。

  【隋炀帝的心思不少,屈突通不会对隋文帝之死没有疑惑,但新君已继位,屈突通的选择一目了然,他会为隋炀帝所用,隋炀帝指哪儿他打哪儿。当然,针对隋炀帝的事,未必大唐在修史上没动什么手脚,黑隋炀帝,毕竟修史这事从来都是后继之朝努力黑前朝,以证他们后起之人都是迫于无奈而不得不揭竿而起,为救黎民而取而代之。】

  【可是《隋书》是李世民在登基之后让人修的,里面关于隋炀帝的记载,如果说早年需要证明大唐起义名正言顺,都到这会儿了,天下已定,任是谁也撼不动大唐的江山,我更愿意相信,连弑兄杀弟夺位都没有想要抹去的李世民,不会特意让人有意黑隋炀帝。针对隋炀帝做的事,我愿意相信如《隋书》所记载的那样。】

  【还是继续讲屈突通,奉命前去诏汉王杨谅的屈突通是如何也想不到隋文帝与汉王杨谅早有约定:如果有玺书召你,验看敕书加点,还要与玉麟符相合,那么就能上路。此时杨谅拿着玺书与约定不符,便知出事,质问屈突通,屈突通怎么办呢?】

  第120章 无力回天

  秦始皇听着这话不知怎么的就想到了沈悠说过他那傻儿子扶苏,同样都是儿子,他那儿子蠢得让他脑袋痛,隋文帝的儿子可是也如此?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