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进退得宜(1 / 2)

  【叮咚,欢迎大家继续收看扒一扒那些迷人的老祖宗,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我们些迷人的老祖宗之邓绥。】等了七天,天幕再一次亮起,出现的人正是沈悠。

  嗯,西汉一干人表示,这沈悠跳得太快了,感觉好像在汉武帝,不,应该是汉宣帝之后,就没有可讲的人似的,以至于他们想通过这所谓的女祖宗以了解自家的国祚都不成。

  东汉什么的,听起来很是让他们心塞,怎么会有东汉呢?

  【上期最后总结的时候说过,邓绥是中国历史上最出色的女政治家之一,时人颂曰:“兴灭国,继绝世。她兼通天文,算数。在她执政期间,得二圣同朝。二圣是为纸圣蔡伦、科圣张衡、字圣许慎。】

  【邓绥曾资助蔡伦改进造纸术,又特征张衡入朝,研究浑天仪,地动仪等仪器,同时流行文化教育,开拓性地创立男/女同校学堂,为女子提供学堂教育,又让许慎等人到东观矫正文字。看看这一个个我们都耳熟能详的名人们,那可是我们在小学就学到的人。结果推动这一切发现的邓绥皇后,我们熟悉的人有多少?我如实承认,在没有深入翻查历史资料前,我确实不知道东汉这一位邓绥。】

  嘶,这样的总结不管是在东汉汉和帝之前,或者是东汉汉和帝之后的人,都露出了惊色,好高的评价呢!而且这什么改进造纸术,额,没有纸之前的一干人看着他们根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所作出来的纸,他们当然不会认为历经数千年,无数人心血得来的《天工开物》,纸能是一开始就这样洁白无暇的。

  至于他们未曾听过的浑天仪,地动仪,就更不用说了,看沈悠那星星眼就可以知道,这绝对都是好东西。

  【造纸术始于什么时候未可知,蔡伦改进造纸术,这可是青史留名的,毕竟据史料记载,纸一开始比树皮还厚,根本不方便书写,甚至墨才刚点上去,那就直接晕开了。也正因如此,纸的出现比我们所知的要早,却没有得以广泛的推广。随着造纸术的改进,也让我们知晓人类的科技研究从来没有停止过。更别说张衡的地动仪,那可是能够预测地动,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可以探测地震的东西。】

  本来以为改进造纸术的人已经很厉害了,结果他们听到了什么?预测地动,地动呢,这是什么样的创造,不,那是什么样的成就?

  【可惜,从前的王朝对于技术人才是没有所谓的诸多的礼遇的,在他们看来,会读书,会当官,那才是他们的主流追求,技术人员在他们看来就是不入流的人。所以张衡的地动仪也失传了。我们现在哪怕想要研究到底张衡的地动仪是不是可以准确的预测地震,以至于我们也只能从头来,一点点的摸索。】

  【本来在先人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研究出来更多利于民,利于后世的东西,却因为以前的世道认定像张衡他们这样的手艺人属于不入流行列,以至于工艺失传,也让先人的成果付之东流。】

  沈悠那言语中的惋惜,谁能听不出来。

  秦始皇瞪圆了眼睛,谁能不知道地动,可那不是天罚吗?是上天对他们的惩罚。

  他怎么品着沈悠的话,根本不是所谓的天罚。毕竟这竟然能够预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