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我没错(1 / 2)

  【朱元璋一步一步的走来极是不易,身为朱元璋的妻,马皇后从来都是朱元璋的左膀右臂,元至正十五年,朱元璋率领大军渡江,马皇后和将士的家眷仍留守和州。】

  【当时长江交通线被元军切断,和州孤立,这样的情况下,最难的就是安定人心,马皇后审时夺势鼓励将士,抚慰眷属,得以稳定后方。攻下集庆以后,朱元璋是没有家底的人,一样样都得自己准备,冲锋在前线的朱元璋也是顾不上后方种种,马皇后组织将士的家眷们准备后勤种种,更是亲手为将士缝衣做鞋。】

  【元至正一十年,陈友谅率兵东下,直逼江宁,朱元璋亲自领兵抵御。当时的天下各方诸侯,可以说一开始朱元璋是最不被人看好的,强敌兵临城下,城中的官员、居民有的打算逃难,有的忙着窖藏金银,囤积粮食。马皇后却镇静自若,把自己的金帛全都拿出来犒赏士兵,稳定了军心,为朱元璋获得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后勤重要吗?那是相当的重要。作为行军打仗的那些过来人们,很清楚的知道安定后方,供应上后勤对前线意味着什么。

  【为妻,马皇后同朱元璋共度患难,生死与共。打天下,马皇后更是为朱元璋看顾好了后勤,为他安定后方。要知道刘邦打下天下后,那是肯定的告诉天下人,萧何为首功。后勤的重要,这些功劳看似不显山不露水,实际上却不然。前线交战,打的是明刀明枪,后方供应的是前线所需衣物、兵器、粮食。但凡这些供应不上,后果自不必说了。要不怎么会有那么一句话,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正是因为如此,当朱元璋登上最高位,成为大明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即封马皇后为后。朱元璋的喜怒无常是史书上出了名的,而明史有载,能劝得住朱元璋的人除了马皇后也就是太子朱标了。有一回朱元璋手下的参军郭景祥守卫和州,有人告密说他的儿子拿着槊想杀他的父亲。朱元璋听后大怒,想要杀了郭景祥的儿子。我们都知道明清时君主集权达到了鼎顶,就朱元璋的行事,听风就是雨,他就不怕杀错了人?以前在讲李世民的时候听着贞观时期的君臣慎刑,那会儿真没有感觉,然而一比上朱元璋听风就是雨的操作,你就说慎刑好不好吧!】

  本来,朱元璋对沈悠细数马皇后的功劳没什么太大的感觉。他的皇后从来都是这样的能干,他比谁都要心里有数。下一刻自己惨被拉出来对比,还是跟李世民对比。

  李世民是一代明君,人皆心之向往,那是真不错,可谁规定的说,他就非要像李世民学习了?明明他们所处的环境不同。对付功臣们的手段当然也不能一样!

  【马皇后

  就很明白一个道理,

  人死不能复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