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定都长安(1 / 2)

  【

  正高兴的刘邦听完张良分析,惊出一身冷汗,却不能否认张良说得在理,反正家眷在项羽手里的时候刘邦都没有后退过,何况眼下局势对他大好。刘邦果断采纳张良的意见,亲率大军追击项羽,并令韩信、彭越合围项羽。】

  【撕破鸿沟之约,算是刘邦极为人诟病的一件事,但就长久来看,于天下局势,撕毁此约当如是。划地为界,分为东西,便是将国家分裂,用不了多久,战事必将再起。毁约是可耻的,但刘邦毁此约,张良让刘邦毁此约,对华夏历史来说具有积极意义。毕竟一统是秦始皇提出的不假,但秦朝的统治时间太短了,以至于一统并没有真正的刻入人们的骨子里,汉朝,汉人,天下一统,是由汉朝加深思想,让此后的华夏人们牢记国家的不可分割。谁敢提出分裂,人人得以诛之。】

  哎哟,毁约的刘邦本来就已经做了被后世指着鼻子骂他无/耻,不守信的。听到沈悠后面的话,他高兴了。

  利大于弊,肯定得做。

  当然,彼时他觉得,绝对不能给项羽喘息的机会,项羽太难对付了!

  他们之间早就结仇了,既然不可能和平,与其等着项羽在背后捅他一刀子,不如他先来。反正他的无/耻天下皆知,多一件事不多,少一件事不少。

  【之前在讲项羽和韩信的时候都说过了,刘邦追击项羽,因为韩信和彭越没有如约而至,以至刘邦大败,面对刘邦不解询问两人因何没有如期而至,对两人了然于胸的张良知道,韩信和彭越虽得以封王,却因为没有确定他们的封地的地界而不安。得王名,而无王之实,他们要的是刘邦真正与他们共分天下。】

  站在秦始皇的立场,自是认为韩信和彭越两人纯属找死,竟然敢诸多要求。

  对于臣子们而言,是刘邦自己给人封王的,做事不好做一半,既然刘邦不自觉,就怪不得他们用各种各样的办法。

  【刘邦听从张良建议,划地为界,确定他们两王治下的疆域。不出所料,两人满意出兵了。张良啊张良,算无遗漏,人人都觉得韩信和彭越得寸进尺,然对张良来说,一个人毕所求无非就那几样,张良没有一口气让刘邦给够,纯属是借此激励。想想二凤,封无可封,李渊只好给他另立一个位置,天策上将。】

  【张良一直都在牢牢的把握封赏的尺度,既不会不给,但也绝对不会一口气给够,以达到助刘邦真正夺得天下的目的。单此谋略心计,天下何人能出其左右?】!

  第257章 定都长安

  那么被夸的张良有些不好意思了,他纯粹是刚好碰上,真就刚好而已,当不得如此夸赞的呢。

  秦始皇本来觉得一个想行刺他的人未必能够为他所用,再加上灭国之仇,对大多数人来说,灭国大仇比天高,比海深,不可变更。眼下听来,似乎,可能,也不是不能改的呢!

  要不,让人跟着张良点,等什么时候张良改主意,有意为王者师,兴邦定国后,他再想办法把人收为己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