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民不聊生(1 / 2)

  【是的,刘彻对于富商可以说是硬抢。当然,一开始刘彻相对客气,只是伸手要而已。我们对这样的行为必须是不歌颂的,但对整个国家来说,看情况操作,皇帝想干,也没有谁能拦得住。于是刘彻在元光九年推行算缗令,即只是对有市籍的商人收运输车税。十年后,再次下算缗令则是针对全体商人、手工业者,一律按资产征收财产税。经商及高利贷资本两千缗钱收一算、一百二十钱一算,手工业者减半;商人一车收二算,普通人减半;船五丈以上收一算。采取财产自报,但很多商人、手工业者都隐瞒不报或少报。刘彻什么人啊,他客气的跟富商要钱,他们不给,纯粹是逼他硬抢。】

  【所以,告缗应运而生,此事刘彻专门命人负责,杨可由刘彻选中主持告缗之事,明确一旦被举报隐匿财产,就罚戍边一年,没收财产,并将其中一半赏给举报者。财帛动人心,不得不说,刘彻极懂人心,一番操作下来,告缗之风盛行,官府又往往从严处置,导致“商贾中家以上大率破”,朝廷收入随之大大增加。】

  【长达八年的告缗运动,朝廷得以收缴一大批房产和无数田产,十几万的奴婢,刘彻是够狠的。狠得举朝上下都知道他手段之狠辣,令人闻风丧胆。】

  刘彻!!他要是说,他压根不在乎别人怎么评价他,也无所谓富商们怎么骂他,反而因为沈悠告诉他有如此办法可以令国富民强,他打算提前操作呢?

  汉武帝一朝的富商们!

  第291章 民不聊生

  沈悠不知道,她继续道:【诚然刘彻一直用各种各样的办法只为了收敛财物,供应军中需求。毕竟大汉连年征战,造成民力疲敝,太初四年,关东流民超过二百万人,不在户籍者四十万,出现了“城郭仓廪空虚,民多流亡”“天下虚耗,人复相食”的局面。】

  正打算提前用计的刘彻听闻结果不可思议抬起头,难以相信他努力要将国家变得繁盛,却告成民多流亡,人复相食的局面。

  怎么会,怎么会!

  刘彻心底未必没有另一个声音回答他,为何不会?

  连年征战,是,大汉的疆域在不断的扩大,国库都早空了,难道百姓的日子又能有多好过吗?

  而且,他是不是忘了最重要的一点,供应他打仗的人出自哪里?

  一回一回的战亡将士,一回一回的补充兵力,他忽略得一干二净?

  刘彻心里早就想到大汉变成那样的局面都是什么原因,恰是因为知道,他想否认。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