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著历史之书(1 / 2)

  第299章 著历史之书

  ???汉武帝刘彻完全没有打算反省自身,只在想,卫青霍去病讲完了,接下来沈悠得讲谁了?结果下一刻揭露出的答案,嗯,司马迁?对他有意见?

  对他有意见的人从来不在少数,刘彻挑眉的是,作为一个太史对他有意见,好吧,观沈悠所说的他,相对也没有怎么一味道他的不是。

  杀人太多,在他一朝官员百姓都不好干什么的,有什么所谓。

  谁莫不是认为他作为皇帝日子就好过?

  哼,好过才怪!

  别跟他说什么官不聊生,那就成了天大的笑话!

  作为臣子若不能听从君王的安排,为君王分忧,刘彻因何不能换了他们?

  【提起太史公司马迁,第一时间想到《史记》。《史记》开创此后华夏数千年史书新的记载方式-紀传,体。在《史记》之前,华夏的史书只有两类,一种是编年体,按年代来记载的书,如《春秋》。另一种是按国家来记载的国别体,如《国语》。《史记》是第一部 纪传体的通史史书。所谓纪传体,是按人物为中心记述历史。作为二十四史之首,后世史书都按《史记》的方式记载,由此可见《史记》影响之大。】

  【接着大家又想到了什么?想到他忍辱负重也要完成这部旷世之作。如果说卫青和霍去病他们的经历代表了汉武帝时期因为作为外戚得以一步登天,大显身手,从而扬名立万,流芳千古。司马迁所代表的是汉武帝时期并不算出众的官员,却又有自己的坚守,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饱受摧残的人生。】

  【唉,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苦,也有他们各自须得咬牙挺过的难关,对于司马迁来说,编写成一部史家巨作,是他父亲的遗愿,也是司马迁毕生所愿,为此,当司马迁被以“欲沮贰师,为陵游说”定为诬罔罪名。本来诬罔之罪为大不敬之罪,按律当斩。亏得那个时代“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司马迁毅然选择了以腐刑赎身死,在坚忍与屈辱中,完成那个属于太史公的使命。】

  腐刑什么的,宫刑!都知道是什么刑罚,正是因为知道,听说司马迁宁可选择如此刑罚也要活下来,嗯,不同的人想法都有些不一样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