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第19章39(1 / 1)

 “你若当真想要和离,待三年后,按着大魏律,提书宗理堂,等判和离。”荣昌站起身来,笑了笑,“只是你结的是皇婚,若瑾瑜不愿,宗理堂都未必敢判和离。” “三年?母亲,来年信王府便要迁往临漳封地……”杜若只觉无力,犹自恳求道。 “我还没说完。宗理堂不敢判,你若又执意和离,大概他们能丢你一份休书。杜氏女被休下堂,你最好想清楚此间厉害!杜氏百年门阀,可担的起如此笑话。” 荣昌拨开杜若抓着她广袖的手,抬步离去。 “母亲!”杜若站起身来,生平头一次不再畏惧她,声声掷地,“为什么?明明您长公主之尊,可以出面帮女儿和离,却宁愿女儿在不喜爱的地方挣扎一生?明明自小到大,我已经尽力将事做到最好,邺都名门中,我自问没有丢过家族颜面,可是您却对我百般挑剔!若是为了皇后的仪姿德行,如今我已无需登临那个位置!您到底是为什么,要这般严苛于我?您知道吗,自我七岁回府,您便再也没对我笑过,我到底做错了什么?” “你觉得委屈?”荣昌没有转身,胸口却起伏的厉害,“这天下,委屈的人多了。唯有你,不配委屈。” 荣昌顿了顿,勉励压下怒气,方才转过身来,一字一句道,“你得到的已经够多了,显赫的出身,父兄的宠爱,出阁门第也不曾辱没你,原就是高嫁了。只我一人,对你严厉了些,便受不住吗?” “母亲……” “别说了!”荣昌终于再也控制不住,抬手便扇了杜若一巴掌。 巴掌声清脆,如同丝锦裂帛,荣昌看着跌在地上的孩子,本能地想要伸手,却到底没有伸出去,依旧保持着方才的姿态,冷声道,“再求,当是人心不足了。” 杜若没被荣昌打过,便是静室罚跪亦不觉什么。这一巴掌下来,她自是如坠冰窖,却也不过片刻便清醒了。 大抵这一生,除非魏珣开口,她都不能与之和离了。 她站起身来,只静静望着荣昌,却已经说不出一句话。 “还是想不明白吗,去静室跪着吧。”荣昌一时间受不住杜若的眼神,已然恼羞成怒。 “不知本王王妃犯了何错,归宁之期竟要三番两次母家责罚。”魏珣进了门。 原是方才杜若与荣昌争吵,惊动了门外的掌事女官。她们虽是荣昌宫中带来的老人,却打从心底疼爱这个府中最小的姑娘。前几日杜若被罚静室,大病一场后,大家都唯恐荣昌再罚她。故而眼见不对,便赶紧悄悄去请了魏珣。 “尊长教导子女,无需向他人作解。”荣昌转身重新入了高首正座,冲着杜若道,“你要忤逆母亲吗?” 杜若抬起头,突然便觉得荣昌无比陌生。 “长公主此言差矣!”魏珣走近一步,挡在杜若面前,“王妃已嫁作本王妇人,即便当真有错,需要教导,也自当由本王下令。同样的,长公主虽然出生天家,但早已是太尉府之人,需守夫家规矩。杜氏行武立世,诗书传家,未曾听说有这般严苛责罚儿女的。” “你……”荣昌一时语塞,一张严妆端丽的脸竟有些扭曲,“魏瑾瑜,便是你父皇都不曾这样与本殿说话!” “凡事总有第一个!”魏珣面色柔和了些,亦转了声色,只道,“姑母,您消消气,万物流转,后浪推前浪。瑾瑜在您和老师膝下受教多年,不过习您所长罢了。” “好、好得很!”荣昌狠狠睨着魏珣。 “母亲,以后我不会再提了,也不会做有辱门楣的事。”杜若终于开口,福了福,又道,“殿下,今日可以启辰回府吗?” 话是对面前两人说得,可是她却没有看他们。 一个是她母亲,一个是她夫君,前半生后半世原该都是她最亲近倚靠的人,可她此刻看着他们两个,只觉一生无依。 未待魏珣开口,她便直径走了出去。 暮色时分,车仗缓缓离开太尉府。 荣昌与杜广临立在门口,目送离去。待诸人散尽,杜广临方开口道,“阿靖,你原是对我不满,何必为难孩子。阿蘅做的已经够好的了!” 荣昌看了杜广临片刻,冷哼一声笑出声来。 “为难阿蘅是我吗?” “从你借我之名,与我皇弟结了儿女亲家开始,你既择她享我天家权贵,皇恩浩荡,那么来日雷霆风暴,她就必须受着。” 荣昌转身的一刻,难得与杜广临擦肩,咫尺的距离,她声音低缓了些: “太尉大人,你最好祈祷,魏瑾瑜能护她一生。他护得住,便是阿蘅生之有幸;护不住,便是她命该如此。””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