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第55章125(1 / 1)

 汤山庙宇, 虽在魏国地界,却称得上是真正的方外之地。因处边关之地,常见生杀, 寺中僧人则不分国界、不论种族, 只为超度亡魂, 送往极乐。 故而,因着昨日澜沧江上又起战事, 此刻众沙弥皆于正殿敲鱼诵经。 杜若已经醒了, 原在柔兆抱她上山的一刻,她便醒了过来。奈何腹中寒疼, 身上无力,她连挣开眼皮的力气也没有。又因在车中模糊听得柔兆所言,亦觉在理。 想着魏珣当无论如何想不到自己会滞留此处, 便决定留下歇一歇。 可是, 她怎么也不曾料到,魏珣追赶而来,竟直接走了汤山之地。更有甚者,入汤山后竟直奔庙宇而来。 仿若, 早已知晓她在寺庙中。 此刻, 殿中梵音阵阵,缭绕着整个庙宇,却盖不住外头浓云压墨, 暴雨如注的风雷之声。 杜若站在庙宇三楼, 遥看山腰处打斗的双方。 初时闻得兵器之声, 她还在厢房之中,柔兆探路归来,只匆匆相告, 魏珣走了此路。她虽觉讶异,却也想着当是他猜对了自己的想法,如此是自己聪明反被聪明误。但好在避于寺庙中,想着也不大要紧。 却不料还没回过神来,柔兆便伏地听音,蹙眉告知,有兵马往山上奔来。 杜若提着口气,匆匆出了山门,翻身上马想要离去。 然而,骑上马的一刻,她便看见半山腰处,玄衣墨袍的男子,赤红着一双眼与她遥遥相望。 那一刻,她也不知为何拉住了缰绳,只觉胸中气息翻涌,广袖挥扬间唤出了隐藏在暗处的其他首领。然后返身入寺庙,登高而望。 她还记得,山门关上的一瞬,雨便落了下来。 “郡主,殿下的兵甲围在山底,左右我们也走不掉了,不若便让他上来吧!”茶茶送来披风给杜若穿上,然后撑开了伞为她避雨。 虽有檐廊遮挡,然骤风疾雨依旧扑在杜若面上,淋湿她额发衣襟。 杜若没有说话,只死死盯着那一处。 明明,她回身入寺庙的一瞬,西府军便已经到了半山腰。她知晓自己走不掉,亦无法死去,他用她的族人威胁她不许死。她曾有一刻想过有隐情,有他说不了的苦衷。可是昨夜她离开之前,尚且好言慰他,自己会回去临漳,他却还要这般相逼。逼迫她跟他走,却又没有任何缘由。 一时间只觉躁意横生,方才召唤了暗子营。然一唤出来,她便后悔了。说到底,不过是他二人的私怨罢了,何必扯进暗子营。 只是待她入高处,正欲撤下人手,却见得西林府军已经尽数退了下去。连着他的暗卫都只是远远立在身后。 只剩了魏珣一人,面对着整个暗子营。 暗子营的诸首领,本惧他身份,不敢动手。然见杜若只登高而处,未发一言,诸人困了他多时,眼见他横剑逼近山巅,也不知是谁先动了手,其余人便也未再留情。 上有风雨如澜,下有浆泥四溅。 暗子营的人,自与杜若鼓乐结契那日起,便唯她是从。但凡动起手,更是没有命令绝不收招。 魏珣行兵布阵、战场杀敌自是行家,只是面对着的是精于刺杀的暗子,还是整个暗子营,哪里能是他们的对手。不过小半时辰,一身本就染尘的长袍,便彻底溅满了污泥和血迹。 血,自然是他一个人的血。 第一道伤口在左臂上,是执徐的弯刀。他的左臂本来无甚知觉,只是近来稍稍有些恢复。如此一刀划过,他也没觉有多痛,只是怒气更甚了些。 杜若在高楼,自是看得清晰。她咬着唇口,只当未见。 第二道伤口是因在执徐伤了他之后,执徐生出片刻的惊诧,毕竟他们只是收了拦截他的命令,并没有说要置他于死地。 就这个片刻的分神,魏珣长剑破开执徐防线,跃往山巅。却不料重光起身追击,回旋刀沾着雨露清水飞出,回到手中时已经沾满鲜血。 魏珣足腕受伤,跌了下来。却尤自以剑撑地,只跪了单膝。双眼却仍望着庙宇高处。 大雨迷失他的双眼,他却在剑身的折射里,看清她微颤的长睫,和紧抿的双唇。 他面上多出一分笑意,望着迎面阻挡他的三位首领,突然便觉时光恍惚,倒转回前世。 前世,他带着他们奔赴异国,只一昼夜,他们所有人便都血溅沙场,曝尸荒野。他们的死,斩断了他与杜若的最后一丝联系。 亦使他再也无法回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