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第103章254(1 / 1)

 魏珣站在她面前,如同安抚孩子般揉着她发顶。 “傻不傻啊,夫妻十三年,同塌之上,你一月梦魇,我岂会不知?” 杜若紧紧贴着他,浑身止不住地颤抖。 “你是谁,我原比你知道的早。我原也什么都不怕,只怕你受不住。”魏珣俯下身去,单膝跪在地上,捧起杜若面庞,“你从见了姑母回来,整个人便不对劲,自有你说的,姑母去的突然,又担心有恪他们,可是最根本的你没说。” 魏珣剜了她一眼,“你不说,可是想着不要我和七七了,要回梁国做你的公主去?” “我没有!我从来没这般想过!”杜若突然便急切起来,慌忙又急促,“我只是不知到底该不该将这事与你说,若是同你说又要怎样说……我是想知晓自己父母是谁,可是这样的身份……对不起……” 杜若趴在魏珣肩头,语带哽咽,“我梦见所有人,唯独没有梦见你,不是因为你就在我面前。是因为、因为我不敢想你……我不敢想、你为了我死守这样的秘密这么多年,而我当年还那般恨你……你一个人、一个人啊……” “别哭,你流不出眼泪,一会头更疼了。”魏珣抚着她背脊,慰道,“都是值得的,我们还是过了这多年举案齐眉的日子,来日我们还会同心同路而行……” 半晌,杜若从他怀中推开身来,面上攒出一点笑意,“那如何择了今日与我说这个?” “你瞧瞧自己,瘦了多少,又添了多少白发!”魏珣嗔怒道,“我不想夜夜不安眠,熬到你梦魇过去,再合眼。” 杜若终于笑出声来,片刻才正了脸色,抬眸示意他坐好,“好好说话,不许敷衍。” “不为旁的,只为即将出兵。”魏珣亦正色道,“我领兵前往,如何能留下满怀心事、惴惴不安的你。这样我在前方,不会踏实的。” 杜若垂下眼睑,神色有些愧疚,笑意却愈发明朗,“我能想通的,只是慢一些。” 魏珣笑了笑,理着案上卷宗。 “陛下请你出兵,没有他意,你信吗?”杜若回神想起。 “自然是不信的!从来兵不厌诈,我同他都到这般田地了,如何还能回头?只是到底国事为重,如今大敌当前,他大概也没有办法了。”魏珣道,“左右策英军守不住亦是真的,去岁西林府军的将领便说过,若是直接百万兵甲齐上,邺都早丢了!” “如今倒是使了这法子,这明镜……”魏珣顿了顿,望向杜若,“我战场遇她,可要看你面子,放她一马?” 杜若将信件劈头扔去,“说什么胡话,若非她挑事,哪有这糟心事。按你说得,我倒是觉得那明铧亲王的想法挺好,统一国中,往东迁都。” 两人便又笑了一回。 回琅华殿的路上,魏珣见杜若开怀了些,方又开口道,“今日来寻我,可是有事?来时见你脸色煞白,郎朗白日,梦见睡了?” 夕阳偏去,暮色降临。雾霭沉沉中,不见星月。 杜若冲他笑了笑,“我梦见三哥了,他说他爱我。是个很好的梦,可是物极必反!” “白日里,确实着急想与你说。但听闻你已有出兵的打算,便也不说了。我总是相信你的……” 两人正说着话,李昀便匆匆来报,说有从北境而来的人要求面见魏珣。 杜若和魏珣便同去了紫英殿。 来人有七八个,个个盔甲损裂,衣袍滴血。待见了信物,听了话头,杜若便觉白日梦境又重新现于眼前。 两人相视而望,未再犹豫。 五月十七,魏珣率八万西林府军从临漳出发,北上增兵大汤山。 杜若于城楼司鼓送行,两人并未有什么缠绵郑重地告别。 她信他,必会得胜归来。 他信她,会在家中好好等他。 两人亦皆知晓,此战退外敌,之后十中八、九便是内战。也没什么大不了,只要两人在一起,无论是战争离乱,还是刀山火海,都无妨。 到了今时今日,前生误会,今生宿怨,身份身世,重重解开。他们已经满足,于这天地世道的求取,更是少得可怜。 唯三字而已,在一起。 五月底,魏珣八万大军至大汤山,一鼓作气破开敌军中路,不过半日鏖战,便将五国联军吓退三十里。后迅速抽调一万西林府军,半数巡防一线天,半数护送杜家军前往临漳。 清正殿中的天子,闻言敌军退去,到底松下一口气,却不过片刻,面上神色复杂。一年了,在他指挥下,虽也有胜仗,却从未这般利落得退兵过。而听闻杜家三子被送往临漳,隐在袖中的手便不免攥紧了拳。 阵前换将便罢了,送往临漳又是什么意思。 六月十四,五国联军卷土重来,魏珣自是无惧,若非隔了这么些年才踏入此地,需检视九部兵甲、工事、安排策英军和西林府军的人员调配,他早就主动出兵了。 然高台之上,他遥望交战的双方,并未见到料想中的人。便是第一次交手,他就没有看见。 明镜,仿若不在此地。 魏珣的心有些沉。 当日他择了两个日子,其中一个是过了五月再出兵的,原就是在等千机阁送来消息,确定明镜是否真得来了大汤山。 毕竟这一年多里,明镜从未为出现在五国联军的阵仗中。若非千机阁在敌后渗透,根本看不出此战为明镜主导。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