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标尺2(1 / 2)

沈家是祖上延续下来的名门望族,延续至今,尽管已没落,但余威尚存。

后院不同于当今流行的西式花园,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古韵悠长。

仅仅一个院子,便可窥见百年前的沈家是如何底蕴。

午后,他换好衣服,拎着书箱去门口。

沈明涛在客厅喝茶,余光见有人过来,抬头看去。

沈偏宜看着地板,沿着墙边准备穿过客厅。

“等等”

沈偏宜停下来,不太确定是不是在叫他,循声看过去。

顿了几秒才想起来,是沈明涛。

沈明涛也看着他,仔细分辨了一会,才从记忆里叫出一个名字:“偏宜?”

他看见沈偏宜提的书箱:“上学?”

沈偏宜眨眨眼:“嗯”

他与这位兄长的关系实在算不上亲近,除了每月的家宴,几乎没什么见面的机会。

沈偏宜?

沈明涛在记忆力摸索了一阵,始终只有一道灰色的影子,或许顶多就只有家宴上一个低头吃饭的身影,瘦瘦的,沉默寡言。

也似乎本来就没有人去关注他。

放下茶杯站起来,理一理有些皱的上衣:“我刚好去那边办个事,顺路送你过去吧。”

他走过来站在面前。

沈偏宜与他的脖子平齐,得抬头看:“李叔会送我。”

沈明涛伸手揉一揉他的头发,自下而上撩开他的刘海,看了两秒,突兀一笑。

沈偏宜闭上眼睛,感觉到他放下自己的刘海,用手指梳顺。

“顺路而已,弟弟别客气。”

由沈明涛牵着上车,司机关上门,去跟李叔交涉。

沈偏宜将书箱放在两人之间,将窗户放下一半,新鲜的空气涌进来,冲散了车内的香气。

“王叔,在晏城中学停一下,放小少爷下去。”

王叔答了一声。

小少爷,新鲜的称呼。

沈明涛偏头看他。

沈偏宜看着窗外,风吹起他的刘海,露出好看的眉眼,窗外是中西混杂的建筑,车速一快变成了模糊的影子。

像电影里的主角。

“几年级了?”沈明涛想了想,才发现自己对这位三弟似乎没什么鲜明的印象。

沈偏宜想了一会:“三年级。”

“对未来有规划吗?出国?”

沈偏宜的注意力全在车外,只是摇摇头。

路程不远不近,他俩有搭没搭地聊着,都是沈明涛问,沈偏宜回两个字。

到了下车。

沈明涛看那人没有回头的意思,敲一敲车窗。

“再见”

沈偏宜转头:“再见”

沈明涛把车窗摇上去:“王叔,走吧”

沈偏宜竟是这种性子,他想起自己撩开刘海看见的那张脸,勾了勾唇。

这边。

沈偏宜跟着上课的人流走进校园,他像以前一样的低着头。

却在进入教学楼时有人靠了过来。

“同学你好啊。”

蒋轼早早就注意到这个人,他们穿着统一的灰色校服,而这个人就像沙子里的一颗珍珠一样。

白到发光。

长得太好看了。

旁人的视线有意无意都在向他靠,他却只是低着头走路,仿佛什么都没有注意到。

好像也是应该的,他为何要在意呢?

沈偏宜侧头看他。

蒋轼无意识地屏住呼吸,进入走廊才找回自己的声音:“那个,同学你去哪个教室上课,我看和你有缘,交个朋友?”

“哦,哦,对了”蒋轼移开视线,耳朵通红红:“我叫蒋轼,车式轼。”

沈偏宜朝前走,今天……跟以往好像不太一样。

两人一道走进二楼的一间教室蒋轼激动得语无伦次:“那……那我们坐在后面?”

他走到后面,站在过道里:“这里可以吗?”

沈偏宜点头坐进去,拿出课本。

国文课,国文老师是个中年秃头男人,姓陈。

想了想,“我叫沈偏宜。”

蒋轼无视教室里其他人的视线:“月白风清偏宜夜的偏宜?”

他点点头,有些诧异蒋轼对古诗文的熟稔。

蒋轼看出来他的意思,不好意思地笑笑:“平常读的多一点。”

好秀气的名字,不过也很适合他。

不过……

“你就是沈偏宜?不对,你是沈偏宜?”

沈偏宜淡淡往过去,眼神像一湖平静的水,却泛着潋滟的光华。

蒋轼用手盖住沈偏宜的眉眼,感觉怎么比都不对,这……这真的是一个人吗?

沈偏宜其实他并不陌生,知道,沈偏宜这个名字回回在榜上第一挂着呢,按理说这种学神大家不会忽视,但是他本人就是很低调,低调到放到人堆里都找不出来。

蒋轼回想,想得脑袋痛,也只是一个灰色的影子,现在告诉他面前这个人是沈偏宜?

开什么玩笑,他想说什么,又不知从何处说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