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246(1 / 2)

  “但这不能怪你呀,他犯病又不是你起的头。”

  易双全摇了摇头,神色居然带上了愧疚:“不过总归是我心肺复苏的技术没起作用,从那以后,小薛对我一直不冷不淡,应该是嫌弃我不学无术,又或是怀疑我故意为之,影响了急救效果。”

  众人也跟着摇头,包括顾征明和徐洁,也小声议论起来,觉得薛可愿这人吧,看着内敛斯文,但没准是内心阴暗,所以看谁都觉得居心叵测。

  来珺和白木青对视了一眼,同时想起了现实中的对应点。

  6年前,在珞玉市第一医院心脏外科手术室,薛沉死在了手术台上,当时的主刀医生是易双全,而助手之一,就是闫明鑫。

  薛沉被送进珞一急诊科时,情况就已经危在旦夕,他是主动脉形成了一个夹层[1],血管壁非常单薄,厚度比正常人少了五分之四,但是血液在其中奔涌堆积,薛沉稍微打一个喷嚏,都可能使血压陡增,主动脉瞬间破裂,除非当时就在手术台上,否则会当场毙命。

  因为主动脉病变,失去了弹性,已经无法改善,只有更换成人工血管,代替原来的血管通路。

  易双全的心外手术团队,负责该成手术。在手术之初,操刀医生便感受到手术的艰难——因为薛沉体型过大,又属于脂肪性超重,厚密的皮下脂肪,将血管包裹围绕,难以分离。闫明鑫和宋朗拿着手术刀,片刻不敢分神,快速锁定和游离股动脉和腋动脉,为之后的主动脉置换手术做铺垫。

  见他俩顺利完成任何,易双全有了信心,很快完成人工血管的替换,全程用刀精准,没有划伤附近的分支血管,有出血,但是及时得到了控制。

  最后是血管缝合,易双全就算医术再精湛,也不可能独立完成,所以两个左膀右臂就显得格外关键。宋朗和闫明鑫站在他身旁,负责分离腔内组织,将缝合点暴露而出,方便主刀医生下手。

  这不仅考验各个医生的技术,还考验主刀和助手间的默契程度。

  上百个缝合点,几百个针脚,三位医生同时低头俯身,长期保持同一个姿势,他们像之前成百上千次那样,循环进行,默契配合,极致专注,最终完成了人工血管的置换,把病变动脉成功替了下来。

  但是体外循环撤下,心脏主动脉恢复供血后,病人突然大出血,整个心脏像是被踩爆的血袋,上千毫升的血液在几分钟之内喷涌而出。

  团队扑上去抢救,已经无力回天,最后只能围成一圈,目视蓝色的手术台变得刺目,身上的手术衣和手套染得凌乱,红得艳丽,却像征着白事。

  手术之后,薛可愿带着薛沉去做了死亡鉴定。珞一医院的医疗缺陷委员会,当着易双全心外团队的面,开了医疗失误讨论会,最后分析原因为,疑似在人工血管的缝合中出现了问题,正常供血后,缝合的血管再次破裂,病人出血过多而死。

  易双全和闫明鑫的配合,可能出现了失误。病人体型特殊,厚重的脂肪层阻碍了视野,闫明鑫在分离组织时操作不完善,易双全下刀时角度困难,划伤附近血管,操作时疲于止血,针脚出现瑕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