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生道果_分节阅读_第7节(1 / 2)

  登堂入室,精力充沛,以一敌十。

  哪怕是对上训练不缀,刀甲俱全的一什精兵也能悍然杀之,算是初步拥有了掌握自身命运的本钱。”

  那种因为朝不保夕而带来的惶恐不安,悄悄消去小半,甚至脑海中也好像去除掉一片迷雾,一下子清明了不少。

  他这才确信自己终于把握住了那一点【气运】创造的生机。

  如果没有那一点【气运】影响,说不定刚刚就会被王成两人给直接捉回去,再也无力翻身。

  但单纯的【气运】只是浮萍,必须与相应的力量或者资源结合,才有可能真正创造奇迹。

  “也许这就是自助者天助的道理。

  哪怕天生命格极贵,如果自己不争气,气运再强都是无根之树、无源之水。

  就跟前世那些站在风口上的猪一样。

  虽然命好赶上风口,但是如果不趁着短时间内的大运,充实本身的实力,终究会有重新跌下来的那一天。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这个时候,王远隐隐对【气运】的理解更上了一层。

  没有再去管外面那些此时必定严密监视着这个小院的守陵人。

  他深知自身处境,也从没有想过向任何人求救。

  嘴里叼着一张爷爷留在锅里的烙饼,王远翻箱倒柜,将几个装着可疑粉末的瓶瓶罐罐、一只装着六片槐树叶的殷红香袋放到了桌上。

  目光透过卧房的后窗落到了烟雨朦胧的北邙山上。

  “按理来说,我这傻子遭遇了【诡异】,明明已经命不久矣,那一千亩良田也算落袋为安。

  为什么还要费力不讨好,非得把我诓进北邙山?

  凡事过犹不及,他们一定还有别的目的,一个即使在傻子面前都小心翼翼未曾暴露过的大秘密!”

  他有预感,剩下的这一个月里,光靠装傻充愣拖延时间已经没有了用处。

  只有真正找到那个答案。

  自己才有可能扭转“苦海泛舟一浮萍,衰木难逢春雨声,百事不亨遇大风,此命飘零无所托”的既定命运!

第六章 养老阁

  邙山脉北麓山脚。

  一片松柏遍植的连绵坟丘边缘。

  “娘,今天小兰熬了鸡汤,鸡头、鸡爪、鸡屁股都给您捞到碗里了,可香了,您快趁热吃吧。”

  满脸皱纹头发全白的老妪,颤巍巍地接过自己小儿子送上的陶碗。

  碗中鸡肉煮的骨肉分离,香喷喷的鸡汤上飘着一层亮黄的油花,还点缀着几朵嫩绿的葱花,让人一看便胃口大开。

  在这个普通农人满脸菜色,连饭都吃不饱的年头,这碗鸡汤已经是顿了不得的好饭了。

  旁边一身印花布裙的儿媳,又给她递上一块馍馍,殷勤道:

  “娘,大哥家杀了一头猪,说是明天给您送猪肉吃,您不是最爱‘槽头肉’吗?这次啊就吃个够。

  还有二哥家捕了洛水的鲜鱼,鱼头专门给您留着呢。

  三嫂挖了当季的野菜,已经给您蒸上了野菜团子,全都是您爱吃的。”

  然而。

  这位含辛茹苦将四个儿子拉扯大,七老八十都没享过几天福的老妪,怔怔看着手中儿子、儿媳奉上的孝敬。

  一阵悲苦不由自主涌上心头,眼泪“啪嗒啪嗒”落到了碗里。

  看到老妪这个样子,夫妻两个的脸色顿时都有些讪讪。

  樵夫打扮的男人慌忙道:

  “娘,您别哭啊。来之前说的好好的,您这是怎么了。

  十里八乡的‘养老阁’都是这样啊,我们兄弟不是给您好吃好喝伺候着了吗?您……”

  说到这里,看到老娘浑浊哀切的双眼再也说不下去,讷讷住口。

  烟雨中,一个身穿寿衣的老妪坐在砖石垒成的墓室内,一对中年夫妻披着蓑衣站在墓外,相顾无言。

  墓地中,只剩下一片淅淅沥沥的风雨声。

  显而易见,这樵夫口中的“养老阁”说得好听,其实就是一个暂时没有砌门的死人墓室。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

  在北邙山附近的民间习俗中,就普遍认为如果一个老人七十岁之后依旧还活着,那他度过的每一天都会透支后辈的福气寿数。

  所以,每当老人过了七十岁大寿,吃过寿面,就换上寿衣,躺进棺材里。

  被家中后辈抬进提前建在北邙山外围的“养老阁”,一个人独自在活死人墓中度过最后的一百天。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