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生道果_分节阅读_第646节(1 / 2)

  在各大诡国之中,谁也没有将人口买卖放在心上,灾年蓄养奴仆本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虽然流入进来的全都是低劣至极的小钱。

  但因为在币值相等的情况下,可以从大炎商人那里换来各种宝货,远比纸币更受欢迎。

  这种情况在各国四面开花,也不知道那些人是从哪里搞来这么多小钱,根本不设上限,抢购能买到的一切生产生活物资。

  也让各商号大发横财。

  可惜,没等那些权贵们高兴几天。

  便愕然发现随着大量劣钱涌入,各种物价齐齐蹿升到了往年灾情的极值。

  依旧是一点停下来的意思都没有。

  第一天,十六文钱或等值的宝钞可以换一斤粮食;第三天,这个数字就变成了二十二文,宝钞需要三十文;

  第五天,这个数字直接又翻了一倍,需要四十四文铜钱,宝钞七十文……

  一开始囤货居奇,高价卖出粮食、物资的商贾,刚到第二天开市看到全新的物价,就忍不住想要嚎啕大哭。

  “亏了,亏死我了!”

  而随着王老爷指挥下的狙击大军,开启了不差钱的“买买买”模式。

  各国物价飙升,人心渐渐恐慌。

  无论是劣币还是宝钞都进入了飞速贬值的快车道,速度越来越快,简直像过山车一样惊悚。

  在各大诡国中,哪个权贵也从没有应对这种意外的经验,从上到下只能目眦欲裂地眼睁睁看着大厦将倾。

  也就在这个时候,另一个噩耗给了他们致命暴击。

  大炎宝货的供应商临时关张,暂停出货,也不再接收小钱付款!

  本就紧绷的那根弦彻底的断了。

  他们终于后知后觉地意识到,当初正是因为大炎宝货的海量输入,才给了这些劣币一个强有力的稳定锚。

  就算官钱、私钱通通泛滥,但有一座巨大的蓄水池屹立在那里,从外面看完全波澜不惊。

  因为对货币购买力的信心一直都在,哪怕是跟纸币相比也强不了多少的劣币,也一直在等值流通,没有让各国看到害处。

  这便是“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的道理。

  然而,一切的理所当然,都被王老爷一纸冷冰冰的诏令,或者说杀国檄文彻底打断。

  让诸国权贵重新从云端跌回了现实。

  这是信息、经济、知识、财富……等等层面的跨时空打击,不是靠着所谓聪明才智就能轻易破解的阳谋!

  等到七月上旬的时候,局面终于崩坏到一张宝钞掉在地上,都不会再有人看上一眼的程度。

  当有人用包袱装着一袋价值过去五万文铜钱的劣币、宝钞出门,也不能换来一个馒头的时候。

  平民对货币以及对统治者的信心,随之彻底崩塌!

  在信用货币体系中,如果宝钞不能买来东西,就是一张擦屁股都嫌硬的废纸。

  崩塌的信用好像山崩一样轰然砸下,将那些算盘打得山响的各级权贵砸得晕头转向。

  王朝发展一路从“国朝与诸侯共治天下”、“国朝与军功贵族共治天下”、“国朝与世家共治天下”……

  直到“国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国朝与士绅共治天下”……

  普遍认知中,这个与最高统治者共治天下的阶层才是“民”,其他的人都只是供养他们的草芥而已。

  “国不可与民争利”中的那个民,也只是共治天下的统治阶层。

  对檀桓来说,就是君王与骨品制贵族共治天下。

  对象雄来说,就是黄天正法道的门人和各位僧王……

  而这种恶性通胀具有即时的传导性。

  对那些家里一共三瓜两枣,最多能有一口救命粮,根本不可能有什么积蓄的底层赤贫小民影响不大。

  甚至可以自豪的说,每个月赚五千花六千,通货膨胀都追不上我。

  总之王老爷这等大善人自有底线,从来都不坑穷人!

  但对那些贵族来说,却是实打实的财富一夜瞬间蒸发。

  甚至有不少囤货居奇的黑心商贾、权贵,承受不了用满仓粮食换了一堆废纸的打击,选择从房顶一跃而下。

  临死前纷纷悲呼:

  “钱财有大毒!毒杀我也!”

  破产潮以比【人道洪流】还要快的速度席卷诸国。

  当初。

  王远最终选择了受众最广,事关每一个人生存的财神创造节日,而不是斗魁星君。

  就是因为无论是皇帝、金帐、佛王……任何的统治制度,都不可能像钱财一样深入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暴力破国攻击的往往是首脑,但这货币战争攻击的却是经济秩序,杀伤一国的每一寸肌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