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墟死垣灭170(1 / 2)

看着眼前的惨像,老越惊讶的发现,除了自己,三位摸金校尉和若虚道长并没有表现出震惊。老越奇怪问他们为什么一幅见怪不怪的模样。他们告诉老越,进入昆仑死谷他们就发现了不对,但是为时已晚,他们相信死谷中肯定有一个不易发现的入口,找到入口就可能找到失踪的牧民和战士,如果找不到这个入口,他们的结局和死谷内变成骸骨的动物没有两样,所以找到入口是唯一的选择,这个在电闪雷鸣中暴露的斜谷很可能就是这个入口,但是一旦进入就可能永远无法再回到现实世界。

老越不解,就问为什么?

“很简单”,不等若虚开口,一位摸金校尉说道:“你精通风水,应该看得出来,从地形地貌以及水流植被的情况来看,昆仑死谷一点不像死地,但是谷中遍布的动物骸骨又告诉我们被称为死谷必有缘由,出现这种情况,说明昆仑死谷有可能和某个特别的地方关联,或者是它的入口。所以这一个多月,你们在寻找离开死谷的出路,我们却在寻找这个地方。要不是雷电暴露了入口,我们也找不到这里。我们知道到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时候,进来以后不可能再从原路出去,谷口的骸骨碎片证明了这一点。所以有人提议退回去,我们选择留下。你可能怪我们没有提醒,你应该清楚生死面前没有人相信这些疯话,同样也没有人能够阻止他们寻找活下去的希望。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留在斜谷有可能永远留在这里。他们和我们不一样,带着任务,不光为了寻找失踪的牧民和战士,更重要的是解开谜底。作为受过系统训练的勇士,成败总得有个交待,对他们来说留在这里就是逃兵,生不如死。对于我们这些和死人打交道的人无所谓在什么地方,活下去才有机会探索这里,才有一线生机”。

越古今没有说话,但是明白自己留下的目的和他们一样。于是五个人开始对这个陌生世界进行探索。一周后,他们从斜谷的另一端离开,在一处平坦的草地上找到了失踪的牧民和战士。从这些失踪大半年的牧民口中得知,他们的经历和若虚道长的猜测一模一样。误入昆仑死谷,他们找不到出路,却偶然发现了这个斜谷,进来后用数人的性命证实谷口是一个单向门,进来就别想出去。他们只好赶牛羊沿着斜谷继续前行,直到离开斜谷发现了这片水草丰美的地方安顿下来。那些战士的遭遇和牧民几乎一样,进入斜谷后,他们先后做了数次尝试,想派几名战士守在谷口外面,为后续的营救队伍指明进入斜谷的路,结果分时派出去的五位战士在谷口变成血污碎片,成了谷口的一块块骸骨。战士们虽然心有不甘,却毫无办法,只好和失踪的牧民合在一处安顿下来。

就这样,老越、摸金校尉和若虚道长成为这里的一员,开始探索这个陌生的地方。经过探索,他们发现自己的足迹最远只能到五百公里的地方,再往前走就会发现走了回来。三年后,老越在三百公里的发现了一个火山口和沼泥湖,像南美洲著名的沥青湖。湖中的沼泥是一种奇特的物质,保持着烫手的恒温状态,站在上面像踩在没有凝固的沥青上,有橡皮泥的特性,但是密度却大得惊人,鸡蛋大小的一块就达数万斤,而且延展性极好,可以捏成任何形状的东西。除了上述突破老越认知的特性,沼泥还有一个特性,只要从烫手的泥沼湖中拿起,失去原有的温度就会凝固变硬,坚不可摧。老越虽然不清楚这是什么东西,但是明白如果带一点回到现实世界,研究清楚成份和构成有可能造福人类。有了这个念头以后,原本想在此地终老的念头一下子消失了,他有了一种强烈的愿望,带一点这种东西回到现实世界。于是老越开始疯狂的寻找离开这里的路。结果用了十年时间,老越绝望的发现除了斜谷的那道单向门,这里没有和外界联系的其他通道,但是谷口的单向门,别说肉体凡胎,就连泥沼湖中坚不可摧的物质,扔进谷口瞬间也会变成粉末。老越心有不甘,又用了几年时间寻找出路,依然一无所获。

若虚道长仙逝的前一天出现了转机。老越十年如一日努力寻找出去的路,若虚道长被他的坚韧感动,在他驾鹤西去的前一天和老越长谈了一宿。从他口中得知这个地方不是别处,正是传说中的道家仙界昆仑墟。若虚的话让老越大吃一惊,根本不信他的话,更不相信昆仑墟真实存在。结果若虚道长告诉老越,他的俗名叫公孙羽,祖上正是春秋末期至大汉建元年间闻名天下,传说在昆仑墟得到武道真传的公孙世家。虽然在大汉建元六年,公孙世家的十二散仙莫名失踪,但是祖上从昆仑墟学到仙道真传的事情还是在公孙一脉中传了下来。公孙羽自懂事起就有替公孙家重上昆仑墟的念头,十几岁的时候出家当了道士,选择茅山宗本想跟着茅山宗的仙道云游求仙,有机会重访昆仑墟,却不想阴差阳错跟了一位天师为徒,结果求仙的本事一样没学会,捉妖除邪的本事倒是样样精通,成为茅山宗天师第一人。516局到茅山宗寻求帮助,知道考察的地方正是昆仑山,道号若虚的公孙羽眉头都没皱一下就答应下来,根据茅山宗的规矩,天师外出须携带两位真人弟子,一来照顾天师的饮食起居,二来在实践中跟着天师学习本领。若虚没有弟子,参加考察队又不能违背茅山宗的规矩,无奈之下只好带着两位师兄的弟子加入了特别考察队。

老越知道公孙世家,以及公孙十二散仙的传说。若虚道长是公孙世家的后人,所言肯定不是无中生有,七十多岁的若虚道长为什么会带着两位师侄参加特别考察队。加入考察队的时候,若虚道长就做好了单程旅行的准备,在古稀甚至耄耋之年能寻访昆仑墟即使不能飞升仙界,也圆了自己少年时的梦想。在若虚道长眼里昆仑墟有关的事项属于天机不可泄露,两个师侄由于恐惧要随516局的人离开斜谷,若虚道长已经知道了结局,但没有说破,在他看来选择是因,既然做了选择就要承担选择带来的一切后果。

安顿下来后,若虚道长根据公孙世家的典籍记录开始寻找昆仑墟,但是经过几年的努力都未能找到昆仑墟的地理特征,随着年龄渐大,精力和体力已不允许他继续寻找昆仑墟,只好顺其自然,各安天命。但是看到年富力强的老越一心想要找到出路,却不得其法,老越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感动了若墟,他觉得临死之前如果能指点一二,也算功德一件,反正是要死的人,不在乎是否泄露了天机。于是在他油尽灯枯的时候,把昆仑墟的秘密告诉了老越。

道家眼里,昆仑墟就是仙界,既然是仙界自然和现实世界不同,但是并不意味着昆仑墟和现实世界没有联系。若墟道长告诉老越只要在太阳落山的方向找到五座高大冰峰围起来的盆地,进入盆地就能看到正西山顶上有一座气势宏伟的大殿,便是昆仑墟。只要进入大殿,就有可能找到离开昆仑墟的大门。当然能不能找到,除了知道昆仑墟的地理特征,还要看机缘。

第二天一早,若墟道长便驾鹤西去,安葬了若虚道长,越古今开始准备寻找昆仑墟。他找了许多牧民了解冰山的分布,牧民说此处冰峰数百上千,冰峰之处气候寒冷,寸草不生,肯定有去无回,建议老越不要前去冒险。他们哪里知道老越想赌一把,想置之死地而后生。他准备了充足的肉干,到火山口的泥沼湖用特殊物质做了一把长约十公分,宽约半公分,厚不到一毫米的尺状体,饶是如此,也有上百斤重,是老越可以承担的最大重量。准备就绪后,老越告别了牧民和三位已经年过六旬的摸金校尉,赶着一辆装载物资的马车离开了聚居地踏上寻找昆仑墟的漫漫征途。

为了不偏离方向,他在太阳正西的时候离开了聚居地,走了不到两个小时,太阳下山后,大地被夜色笼罩,老越就停下来休息。老越明白这是一趟单程旅行,机会只有一次,为了不偏离方向,他只在太阳正西的时候向着太阳的方向走两个小时,太阳一旦落山就地休息,直到第二天太阳正西的时候再次出发。遇到阴雨天,就会耽搁很长时间。老越的做法虽然耗费时日,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一直向着正西太阳的方向行走,六个多月后的一天黄昏,老越看到被落日余晖染成金顶的五座冰峰。正西一座高耸入云,像支撑苍穹的天柱,巨峰两侧各排列着两座渐低的冰峰,和若虚道长描述的一模一样。

老越没有因为看到五座冰峰而忘乎所以,他冷静的停了下来,他要等到第二天太阳落山的时候到达两座最低的冰峰进入五座冰峰围拢的盆地。

第二天,太阳的最后一抹余晖即将没入黑暗的时候,老越来到了两座冰峰之间的峡谷,看着谷口前约四十五度,光滑得像镜面的冰瀑,老越傻眼了,面对这样的冰瀑,没有登山工具徒手攀爬难度极大,何况天已黑了下来。到了这时,老越更加谨慎,他压制住内心的冲动等到太阳重新升起才开始攀爬,但是镜面一样光滑的冰瀑,马车无法前行,自己也爬不上去,试了几次最多向上爬十多米,就像坐着滑梯一样滑了下来。就在老越筋疲力尽快要绝望的时候,想到了特殊材料制成的尺子,虽然拿起一百多斤的尺子像举着干斤重量,他开始用尺子在冰瀑表面挖掘可以下脚的凹坑,虽然举起来费力,但是尺子一下就能在冰瀑表面弄出一个深深的凹坑。老越用了大半天时间,才精疲力竭的爬上冰瀑。这时老越清楚,如果不能下到盆地中央,没有马车上的物资,自己无论如何也挺不过一宿,他收起尺子,挣扎着向前走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