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奴性根源64(2 / 2)

“这个更容易理解了”,父亲笑了笑,说道:“从大楚兴,陈胜王开始,只要出现推翻和打乱封建统治秩序的事情发生,指导这些事情的一定不是儒家思想,而是借助‘天、神’以及‘宗教’的名义,兵家、纵横家等思想反而成为从乱到治的指导思想,乱世终结初期统治者大多采取实用主义策略休养生息,一旦乱世完全终结政权稳固,统治者又会把儒术重新拾起来作为统治百姓的工具,结果长则数十年,短则数年,政权就会迅速腐败,统治与被统治者矛盾尖锐对立,直到进入下一个周期的乱世”。

“我明白了,这个观点的确容易理解,就像明朝的开国皇帝,先以‘明教’为基石,立国以后把功臣处理干净以后,就开始以儒术愚民的又一个轮回。从这个角度来看,儒术思想在历史长河中的确扮演着一个笑话的角色,人类的本性具有实用主义特征,我敢肯定政权面临崩塌时,当政者如果发现抛弃儒术能够迅速的扭转颓势,哪怕这种思想宣称‘民为君纲’的观点也不是问题,就像李世民总把孟子的名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挂在嘴上,是在唐初特殊的历史时期喊出的口号,封建社会的统治者需要的是统治工具,而不是真正的文化”。

“你小子能想到这一点,实属不易”,父亲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不过对历史的思考需要从现象看到本质,这样才会真正的了解历史,认识历史”。

“爷俩叨叨个没完了”,母亲从卧室出来对父亲说道:“别在儿子面前卖弄你的研究成果了,想想晚上应酬的事吧”。

父母到了客厅,齐珏赶紧从卧室出来接过母亲的话,说道:“爸和卫国聊得这么热闹,我都不好意思出来,怕打扰了他们的雅兴”。

“也是”,母亲点了点头,对齐珏说道:“你爸平时没人和他聊这些历史话题,这次就让他们多聊会,也让你爸过过嘴瘾,不然你们走了会找我算帐,说我干涉他与儿子聊天”。

“让爷俩继续聊”,母亲拉起了齐珏的手,说道:“你陪妈出去走走”。

“好的,妈”,齐珏应了一声,回卧室换了套衣服,和母亲手牵着手出去了。

母亲和齐珏出门后,我接着问父亲:“你还有什么新的观点说出来探讨一下”。

“说不上新的观点”,父亲笑了笑,说道:“不过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激起了我的好奇,结果让我找到了中国封建历史上文化最为黑暗的时期,就是目前电视剧中经常标榜的康乾盛世”。

“没错”,我点了点头,说道:“现在许多电视剧给清王朝歌功颂德,许多学者提出了与你相同的观点,对大清朝亡我中华文化的罪恶行径进行了批评”。

“是的,清王朝作为一个落后民族统治先进民族的特例,本身就是一种讽刺,他们能够得到统治权已经说明随着历史的发展,作为封建主导意识的儒术并不具备造福华夏的真正能力,不然文化繁盛的北宋为何面对刚刚进入封建社会的契丹都缺乏应对能力,而工商业已经很发达的南宋王朝根本无力抵挡尚处在奴隶制时期的蒙古民族的进攻。同样在清朝,一个只有几十万,同样处在奴隶制社会的民族却能够统治三亿人口的汉民族。这是每一个研究历史的人应该深思,探寻并找到答案的课题”。

父亲说这些话的时候有些生气,我也难掩愤怒之情。因为高中学世界历史的时候,宋朝的工商业发展水平远远领先后来曾经统治地球几个世纪的欧洲,也曾幻想宋朝这种工商业发展的趋势如果没有被外来民族打扰和阻断,中国很可能比西方早几百年进入工业革命。当然这是幻想,历史不容假设,现实就在那里,需要刨根问底找到原因。

“先进民族被落后民族统治,必然是一种倒退,就像下棋一样,一直和低水平的人下棋,时间久了棋艺肯定退步”。

“你的比喻太客气了”,父亲不满的看了我一眼,说道:“有时候退步是环境造成的,而历史的一些退步却是人为的,记得文学泰斗郭沫若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满人修四库而古书尽亡矣’,其实亡得何止是古书,古书是中华文化的载体,他们要亡的是我们的文化”。

“是啊,现阶段在学术界论调很多,有些人认为四库全书是一个伟大的文化工程,却对其对历史文化的摧毁毫不动情,说明自清代起,许多文化和思想都被篡改了”。

“对啊”父亲点了点头,说道:“研究历史就要在历史实证中去探寻造成历史现象的根源是什么,说穿了就是奴性文化的兴起,其根源正是董仲舒的三纲思想,在人格上分了等级,有了从属,使得这种观念在历史岁月中被强化成为必然的认识,三纲中的臣、子、妻的地位就是奴性的一般表现,面对外来强大的敌人,这种奴性表现出卑恭、顺从、逆来顺受的惯性成为一百多年前民族懦弱的象征”。

“我明白了”,事实上父亲远比我想得高深,我说道:“所以,当满清几十万人打进关内,虽然有人反抗,但是顺从、尤其官僚士绅的顺从是主流,奴性心理使他们心安理得的接受满清的统治。几十万人的一个民族去统治拥有数亿人口的另一个民族,典型的蛇吞象,可悲的是这种蛇吞象居然存在了两百多年”。

“这就是可悲又可笑的事情”,父亲叹了口气,又点上了一支烟,说道:“一个被统治阶级用来统治百姓的文化,在异族入侵面前只能选择顺从,并接受统治,不能不使我们深思。当然,满清入关已是三百多年前的事情,但是八十多年前,小RB妄图灭我中华时的底气与胆量,又有谁敢说不是看到当时国人身上所具有的这种奴性,十多年的抗战历史,不仅是中国军民与日寇的战争,更是中国抗战军民与数量是侵华日军数倍的汉奸走狗的战争,所以人们对西汉武帝歌功颂德的时候,我却认为,他可能是个英雄,只是他那个时代的英雄,如果站在历史的角度,仅就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事,他就是罪人,当然那个篡改了儒学,使其成为儒术的董仲舒也是罪人”。

父亲说的没错。我想或许正是董仲舒的《举贤良对策》被汉武帝采纳,齐墨法想联手制衡,只可惜得到文化授权的君权容不得他人挑衅,结果可想而知,寻找月光之门应该是无奈之举。想到这里我突然有了一种使命感,至少有可能通过月光之门的甲遁之用探查历史真相,甚至改变这段历史。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