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初识玄境96(1 / 2)

“吃饭也不叫我”,我的话音刚落,掌法的声音传了进来。

“掌法哥哥”,听到是管仁的声音,司法欣喜地迎了上去,问道:“你是不是想起来了?”

“是的”,管仁应了一声,抄起了一双筷子,说道:“我先吃点东西,再慢慢向你们道来”。掌法看起来温文尔雅,喝酒的豪爽劲头一点不输墨霏。大家想知道玄境的信息,没有人说话。

管仁吃了几口,放下筷子,喝了一口洒,说道:“如果典籍中的记录无误,可就有意思了。玄境最早出现在春秋早期的典籍,最晚出现在唐宋的典籍中,玄钥上的僧道禁访应该指南北朝时期,一件与玄境有关的大事”。

“哥,能不能先告诉我们玄境是什么?”司法对管仁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似的描述不满,说道:“先告诉我们玄境是什么?再告诉我们玄境在什么地方?”

“看把你急的”,管仁看了司法一眼,说道:“行,按你的要求来,真受不了你”,管仁说着对范嵘微微一笑,说道:“真是委屈你了”。

“没、大哥,不委屈”,听到管仁对自己说话,范嵘赶紧站了起来,叫了声大哥,就胀得满脸通红。

“一会咱们单独聊”,管仁拍了拍范嵘的肩膀,说道:“玄境一词最早出现在春秋早年的一本典籍,说玄镜是缘识通玄处,这个定义说明玄境是一个具有实用功能的地方。战国末期,秦国即将统一六国的时候,典籍上又出现了玄境,写着:燕欲寻玄境得刺秦之人未果。这句话的意思很清楚,燕国想找到玄境,确定适合刺杀秦王的人,却没有找到玄境。历史上燕太子丹派荆轲刺秦王没有成功。这个记录说明玄境可能又是具有某种实际用途的物件”。

我觉得典籍的记录存在明显的漏洞,说道:“这样说来,玄境岂不和玄钥上的文字自相矛盾?我们应该相信典籍的记录,还是相信玄钥上的文字?”

“没错”,管仁点了点头说道:“这的确是一个关键的问题,我并没有花费太多时间就把记录玄境的典籍想了起来,但是典籍上的记录和玄钥上的文字不能相互印证,让我苦思冥想了好久,直到回忆起另外几本记录了玄境信息,非常生僻的典籍才明白是怎么回事”。管仁端起酒碗一干而尽,说道:“典籍记录的玄境位置也不相同,最早出现在成书于战国中后期,名为《天方九洲》的典籍中。这本典籍主要记录和注释了一些奇谈怪论。书中这样描写玄境位置:喾得玄境于龙脊东南於地飞涧府第灵石为钥。如果《天方九洲》不是胡说八道,玄境就在古称六百里商於之地,今天的商洛一带”。

“不过”,管仁顿了顿接着说道:“两宋时期,有两首诗提到了玄境,其中一首居然是赵光义所做,其中‘道味自然玄境外,凡中奇异必非常’。诗虽不错,但没有特别之处,只是‘道味自然玄境外’一句却另有深意,结合他的身份,不由我不多想”。

我觉得管仁话里有话,于是问道:“你的意思他得到帝位或许与玄境有关?”

“不由我不多想啊”,管仁苦笑了一声说道:“两宋的野史中有斧声烛影的记录,加上他不是诗人,存诗不多,这首诗是他写得最好的一首,偏偏却有‘道味自然玄境外’,他想表达什么,诗中玄境又是什么?或者说一个人在什么样的心境下,才能超水平发挥写出一首流传至今的佳作,而且最后一句‘凡中奇异必非常’中的凡中指什么,是不是玄境,如果是玄境,说明他去过玄境,不然不会在诗中写到‘凡中奇异必非常’”。

“这也许是赵匡胤把皇位传给弟弟的原因”,齐珏接过管仁的话说道:“他在这首诗中并没有提及玄境的位置”。

管仁说道:“虽然他的诗中没有提及玄境的位置,但是后两句给了一个基本信息:玄境奇异非同寻常。两百多年后,名叫姚舜元的南宋武将也在一首诗中提到了玄境,诗中写道:此是名山第一宫,仙人何在独遗踪。玲珑两洞通玄境,突兀一山为柱峰。诗中似乎描述了玄境的环境,诗名却叫游大涤,大涤山是浙东名山。《天方九洲》说玄境在龙脊东南的商於之地。这样需要我们判断商洛和大涤山,哪一处才是玄境所在的地方?”

“《天方九洲》”,墨霏突然兴奋地说道:“墨家的史料馆也有一本《天方九洲》,小时候看过,但是我和司法找了几天,都没有找到”。

“这还不是全部”,管仁微微一笑继续说道:“《天方九洲》记录玄境的文字中有一个喾字,如果记录可信,玄境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

“喾指帝喾,中国三皇五帝的第三位皇帝?如果书中的喾就是帝喾的话,令人震惊”。

“应该是他”,管仁点了点头说道:“春秋以前的史书中取名为喾的人只有帝喾,所以这个喾就是帝喾”。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