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它不在乎71(1 / 2)

洞里的灯光静静地亮着,两个孩子坐在床上,一声不吭地玩着手里各种用草杆编成的玩具,大人们将饭桌简单收拾了一下,几人就围着桌边或坐或站。

老人手中握着树枝,在地上慢慢地写写画画,他的动作看上去有些迟钝,偶尔写到某一个字还需要停下来思考一番,这个时候女人就会上前,在他的手心里写着笔画,帮助他把这个字写出来。

与说话不同,这样的交流方式注定不能一口气说出多长的话来,但好在你一句我一句,总是能把话的意思给补全。

老人的名字叫木儒,是岛上土生土长的人,他从来没有离开过这座岛,倒是过去见过不少从外面来这里的人,有的是游客,有的是采风,总之各式各样的都有,那时候岛上还不像现在这个样子。

比老人年轻不少的男人叫木孜,是他的儿子,以前十多二十岁的时候有离开岛去到陆地上,但因为父母都留在岛上不太愿意离开,他最后没有待多久也就回来了。

同样,在木孜回到岛上的时候,这个地方还没有这种奇怪的变化。

【谢先生来的时候,木孜才刚学会说话。】

木儒写下这几个字,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抬头看了一眼木柜顶上的收音机。

【那时候游客多,收音机是一个大老爷送我们的。】

顾荀默默地看了看木孜,这个男人今年四十出头,这么一算来,谢执秋来到这里的时间那也很早了,这样一想,当时有没有研究所了都还讲不清楚。

木儒手中的树枝顿在地上,他转过头,看着女人,眼中充满了一种说不上来的愧疚,一直到女人轻轻拍了拍他的后背,无声摇摇头,才收回了视线。

女人的名字叫做刘琦南。

顾荀看着地上的几个字一愣,抬起头来看向刘琦南,“你不是……”

刘琦南抿起嘴笑了笑,然后点了点头。

她现在是木儒的儿媳,是木孜的妻子,还是两个小孩的母亲,但她却不是岛上的人,不过来到岛上也差不多十多年了,自从上了岛以后,就再也没有离开过这里。

薛莬双手拄着下巴,盯着写字一笔一划极其认真的木儒,问的却是刘琦南,“也就是说,你来到岛上的时候,这里已经不对劲了。”

刘琦南原本是个摄影师,十多年前的某一天,她和每一个来到这个岛上的人一样,参观、采风、收集素材和灵感,只是没想到这一来,她就走不掉了。

村子里的住民都很热情,回想起来她甚至清晰记得当时的一幕幕,她是跟着观光用的游艇一起来的,跟其他旅客一起吃住,但时间没过两天整个氛围就变得奇怪了起来。

刘琦南自己也不记得是否像其他人那样过,对这里充满了留恋,和住民的感情好到像是一家人,同吃同住,还一起劳作生活,她只记得有一天的夜里出门上厕所,就被木孜一把拉着跑到了树林深处,很着急地跟她说了什么。

刘琦南只觉得那时候脑袋晕乎乎的,不太清晰,等天亮再睁开眼睛的时候,人已经睡在木孜家里了,也是那个时候,看着门外和她同船来的人,她才发现了异常。

也因为这件事,木孜家和岛上其他人闹了不愉快,毕竟一般常理来说,没人会去抢别人家的客人的。

木儒在这时站起身,将树枝放在墙边,然后从木柜里翻出来一个东西,轻轻放在桌面上。

那是一张拍立得照片,光线不好,拍得不是很清晰,但还是能看出站在里面的两个男人是木儒和木孜,而坐在他们前面的是个年纪和木儒差不多大的女人。

【全家福。】

这是刘琦南当时给他们拍的全家福,因为相机拍照需要洗照片太麻烦,一来一回不知道要耽搁多少时间,她就用拍立得帮木孜家拍了这么一张照片。

木孜那时候很喜欢和刘琦南说话,岛上当时没什么人去过陆地,平时几乎没有人可以跟他讲那些新鲜事情,但刘琦南就不同了,她很健谈还开朗,跟木孜的年纪也没有差多少,两个人只是随便聊聊都能说很多。

一直以来没有办法表达和交流的木孜,在那一刻得到了释放。

木孜想救她,即使没有办法带她离开,但至少不想她像其他人那样,不明不白地“自愿”留在这里。

从发现岛上气氛变得奇怪开始,他们尝试过不止一次,但几乎没有人相信他们,而极少数的愿意相信木孜一家的人,某一天的清晨也无声无息地消失了。

从那时起,他们就意识到,有些事情不能说不能做了,得换方法。

顾荀眉头深深地皱了起来,“照你们这么说,现在岛上的不少人,应该都不是原本的住民了。”

木孜点了点头,指指刘琦南。

“这不就跟那个你说的付源一样,”薛莬的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目光看向顾荀,“不是岛上的人,但我们看到的时候,穿着和他们差不多的衣服,感觉都要融入这里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