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富一代[年代]_分节阅读_第125节(2 / 2)

  “洋芋片,重重的辣椒,重油,洋芋辣椒不吸油,可以炒鸡蛋小葱。”玉琳见小锅水开了,再添了一根柴,等会儿就可以捞米饭了。

  “我今天批发冰棍去卖了,保温箱10块钱一个月,我先租了一个月的。明天一天我准备把保温箱钱挣回来。斐,我们学校有联谊晚会,你们有吗?”

  “想去跳舞?”

  玉琳答非所问,说:“斐,如果我们学校有交际舞大赛,你愿意和我一起参加吗?”

  原来在这里等着他。

  “可以。”

  玉琳满意了。

  米饭蒸好,玉琳起来炒菜,干辣椒和花椒都是范亚娟从C省拿来的,他们还给玉琳拿了一小坛的酸菜和泡姜。

  炒土豆片,葱烧鸡蛋,煮了一个酸菜汤。

  舀两碗米饭,玉琳和严斐就着厨房的小桌子开吃。

  玉琳夹土豆和辣椒,土豆绵软鲜甜,辣椒香辣十足,最好吃的是米饭。

  “斐哥,等今年的新米下来,我让章超给我送三百斤,我们两个差不多吃到明年。今年寒暑假,我都不准备回去了。”

  “听你的。我最近有点忙,等暑假就可以陪你了。”严斐给玉琳夹了一筷子鸡蛋,辣椒辣的他头上冒汗。

  玉琳起来给他们盛了一碗酸菜汤。

  晚上,两个人市场散步回来,玉琳睡右厢房,严斐住左厢房,相安无事。

  第二天,等严斐起床,玉琳已经不见了踪影,玉琳先去冰棍厂批发了五百个冰棍,还临时租了一个保温箱,走街串巷开始卖冰棍。

  下午回来吃过饭,玉琳又顶着大太阳出门,捡人多的地方走,生意非常不错。

  晚上回到学校,玉琳洗了澡,躺在床上就睡着了。

  新的一天开始,玉琳疯狂吸收着书本上的知识,如饥似渴的一头扎进图书馆拓展视野。

  星期六星期天就去卖冰棍。

  7月13号放假,天气越热了。

  玉琳每天蹬着自行车去卖冰棍,等严斐放假,害怕他抢生意,玉琳就从郊区批发了一千斤西瓜,给严斐门口办了个小摊。

  给严斐一把西瓜刀一个小桌子一把遮阳伞,把西瓜切成小月牙,让他一边看书一边卖西瓜准备晚饭。

  两个人和整条街的商贩渐渐地熟络起来。

  居民区的人也在陈爱丽和杜小芳的宣传下,纷纷来严斐这里买西瓜。

  卖了两天,大家都知道了,孩子更多,有时候严斐下午忙得根本没时间看书。

  晚上都是陈爱丽和杜小芳帮忙看摊,他才有时间锅里煮上米饭,又回来切西瓜。

  西瓜皮专门盛在背篓里送给陈爱丽喂鸡。

  玉琳骑自行车到更远的村庄去卖,发展了几个伙伴,方丽娟就是一个,说他们家在河北有亲戚,有个村子都种的西瓜。

  玉琳和严斐就坐火车去谈生意,回来的时候坐在一车西瓜上来回来。

  有了货源,玉琳早上就守西瓜摊,下午才去周边地方卖冰棍。

  这时候,做小买卖的人毕竟少数,只要人勤快脸皮厚,钱真的很好赚。

  就是人们多还看不起小商小贩,玉琳才不在乎他们的眼光,遇到有些态度非常不好的,玉琳心道:现在看不起小买卖人,以后有你们哭的时候。

  走了周边几个县,玉琳小本本上写满了各种农产品。

  严斐门口的小摊已经变成了一个农产品小集市,四间房的地方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现货和干货。

  买卖很快,玉琳三天两头要补货,不得不在门口搭起和大家一模一样的防雨棚。

  过了几天,手里的货出的差不多了,玉琳干脆叫方师傅父子来了一趟。

  在倒座房开了四开门,做了一个大的钢筋玻璃窗,又订了简单的一层层木头货架,把好放的商品摆到架子上供人挑选,其他鲜货继续放在门口的摊子上售卖。

  二十天的时间,玉琳就把一个小摊开成了小商店。

  周围邻居见这变化,有的人一边嘲笑他们想钱想疯了,又一边暗暗地计算他们一天的收入,嫉妒的眼睛红了,也拉不下脸来摆摊。

  虽然玉琳什么都卖,但市场上有的货,她都订的不多,有些甚至都没订。

  玉琳在附近的县上找到一个竹器生产小厂,下了一笔订单,专门做了提篮和精致的花篮,以及设计精巧的竹摇椅和沙发,精致的小凳。

  十个精致的竹摇椅一摆上,当天就卖出去3件,一件赚了30块外币。

  第二天,七个都卖出去了,一下玉琳就尝到了甜头,也真正认识到人们的购买力。

  要再批发商品,更要投其所好。

  玉琳给丝绸厂钱文通打电话,商量是不是能把瑕疵品订一批放到自己的小商店来卖。

  这么长时间,钱文通再次接到玉琳的电话,很惊讶,但很快反应过来这是一个机会。

  “小王,你现在还是学生哪里有时间卖货?”

  “钱叔,我在河水街摆了个小摊,这边世界各国的人都有,我想着丝巾会很好卖。”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