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富一代[年代]_分节阅读_第208节(2 / 2)

  玉琳背着柴火到后院放好,爷孙俩都没发现她回来了。

  玉琳进厨房洗手,奶奶正刷早上的茶罐,妈妈在准备中午吃的面条。

  “玉琳,你回来了,你爸爸小孩子一样带着小景做了一早上的陀螺,偏偏不知道找硬木头,做坏了好几个。”王桂花笑眯眯的和玉琳说。

  “还是我给他说用栎木的。”

  “挺好的,两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手工里。小景都没发现我回来了。”玉琳倒水洗手。

  腊月二十五,王东林去街上包了2场大年初一晚上放的电影,订了全堂24杆纸货。

  下午,大毛贺玉兰带着牛牛和卷卷回来,三毛邱云也一起回来,家里三个孩子加上莹莹带着村里的小朋友来玩,院子里热闹的像是戳了一棍的马蜂窝。

  “玉琳,你今年走亲戚的礼买了吗?”贺玉兰偷偷来找玉琳商量。

  “爸爸妈妈都买了,大哥和三毛的礼也都买了,每家一瓶酒,一斤茶叶,一个水果罐头,妈妈淘了粮食做馍馍,现在八个馍馍3样礼算是最高规格了。你和邱云等二十七八帮我妈妈蒸馍馍就行了。”

  贺玉兰心里大松一口气,上百块钱又保住了,二三十户亲戚,妹妹礼又重,单是走亲戚都把人走穷了。

  “玉琳,爸爸妈妈今年生意好吧,买了房子应该还剩下一些钱吧?”

  “爸爸妈妈的专卖店生意不错,赚了几万块呢。牛牛和卷卷读书怎么样?”

  贺玉兰说起两个小孩子读书头大如牛,抱怨道:

  “牛牛上课调皮,喜欢和小朋友打架,他那老师天天上门家访,卷卷喜欢哭,别的小朋友找她说话,她都哭。我一天要忙粮店还在外面摆了一个小百货摊,买东西的人多一天连饭都吃不上!”

  “你和我哥确实辛苦,我哥单位忙,家里家外都靠你一个人,牛牛和卷卷上学读书,是个问题。”

  “可不是,我一天到晚的工作你哥还嫌我没看好孩子,我的委屈和谁说去。我妈生重病下病危通知了,我都差点都没赶回去。”

  贺玉兰说着就哭了。

  “要不,你工作别做了,到北城跟着我妈妈他们生活,看着牛牛和卷卷在北城读书?”玉琳试探的说。

  “不行不行。”贺玉兰一把擦掉眼泪,说:“工作不做不行,像是我邻居男人跟你哥同级别,她家天天炖鸡炖肉,馋的牛牛和卷卷跟着问我要肉吃,我不干活,哪里有钱给孩子买肉。”

  贺玉兰又解释,她不是想问家里要钱,玉琳笑着说:“嫂子,没说你要钱。你也是心里苦。要不,你就让牛牛和卷卷跟着我爸爸妈妈读书。

  他们现在还年轻能照顾的过来,至于生活费有我这个当姑姑的呢,不用你和大哥操心,你们只管好你们自己的生活就好了,这样你轻松点,我大哥也轻松。”

  玉琳想要是大嫂同意了,她哥会不会揍她。不过这是事实,长期下去指不定他们美好的爱情就会烟消云散了。

  贺玉兰把玉琳这话放在了心上,她真是被邻居烦透了,工作工作忙,孩子孩子比不过人家的小孩聪明伶俐,处处受气,处处被人排挤。

  “邱云,等你有孩子你就知道了。养一个孩子多费事。”贺玉兰见邱云在,有些不好意思的说:“你可别给你大哥说我哭的事,他一个男人家什么都不知道,又要怪我胡搅蛮缠小肚鸡肠多心多想。”

  玉琳知道大嫂家的这个女邻居不是个省油的灯,准备回头给大哥提个醒。

  “大嫂,你再别哭了,大哥自己看出来可别怪我们。”邱云笑着说。

  “玉琳姐,三毛跟我爷爷学医,快三十的人了每天医书背的快烦死了。我让他晋升药师就行了,他自己非要学医。都拿一样的工资,说他自己喜欢。真没办法。”

  “三毛学医?准备给谁看病。”玉琳笑眯眯的问。

  邱云红着脸低头,“他一天瞎操心。”

  “他那是关心你。”

  贺玉兰看着调侃的玉琳邱云,突然觉得自己是不是太现实了,对小姑子抱怨,会不会丈夫很快就要对她发作了,看了两天丈夫每天笑呵呵的看娃带侄儿,贺玉兰才放心。

  腊月二十七,范亚娟从早做馍馍做到晚上,总算把走亲戚的馍馍蒸好了,贺玉兰邱云忙前忙后帮了一天的忙,玉琳带着小景抱柴烧火。

  腊月二十八,最后一个年集,范亚娟王东林王桂花王大河上街买缺的零碎东西,买了二百斤白菜,买了半头猪送到大爷爷家。

  严斐也回来了,玉琳就只需抱娃,村里看着牛牛卷卷带着小景玩儿。

  腊月二十九,大毛三毛严斐背着东西,跟着王东智四兄弟去巩家沟请娘家,顺便走亲戚,生亮家中堂挂上三年前从庄里请来的家谱在,请阴阳先生木匠总管唢呐,磕了头请了全庄的伙子,晚上总管派了家具。

  因为三年前拾的柴多,今次办酒席不用请大家再拾柴。

  大年三十早上,伙子就来帮忙搭帐篷,拿来桌椅板凳,妇女们来帮忙摘菜,帮忙切菜猪肉熬排骨。

  王大河回来就给王大海送来200元钱,让买肉买菜,玉琳抱着小景来趁热闹,看到大爷爷居然买了几十条鱼,洋留爸爸切成块裹上面粉鸡蛋油锅里炸酥,准备明天正客就上炸鱼块。

  梅菜扣肉,烧排骨等都是硬菜。

  下午,执事带着唢呐孝子们,大孝王大海端着掌盘里面放着阴阳先生包好的符纸(正写xx大人……下脚写孝子XX,反面写有请必回),香烛,去墓地接纸,意思就是请去世的人回来。

  接纸回来孝子们磕头上献食。

  接着坐待席宴请村里帮忙的人,总管会安排第二天大家要干的活。

  大年初一清晨,每家一户帮忙的伙子来先坐席过早,八九点钟四面八方的客人赶来,杏花荷花作为孙女蒸了盘馍馍,买了花圈。

  玉琳玉兰邱云三家也背了盘馍馍和买了三个花圈,早早地过来洗手进香。

  大孝王大海王大河带着王东林弟兄6个一众孙子陪着来吊唁进香的亲戚磕头。

  万家舅爷几家到来,长号和鞭炮齐鸣,执事带着一众孝子出门迎接,孝子们给娘家人磕完头,进屋万舅爷是逝者晚辈磕头上香,孝子们陪着一起磕头。

  先生、木匠到了也一样,执事带着一众孝子出门迎接,孝子磕头。

  因为老太爷仙世没有上家谱,今次另请了专门上家谱的老爷,给老太太和老太爷一起上,迎接的方式和前者一样。

  早上来的客人先过早,一般是菜汤泡馍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