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饭圈(1 / 2)

叫姐姐,不合适!

叫妹妹,更不合适,还有点调嬉的味道!

只有叫老师是最尊重的。

许如烟现在不需要凌锋的尊重,如烟这样的称呼可以拉近两人的关系。

当然,也是对凌锋来到海城送上一副锦旗的回应。

许如烟是一个头脑清醒的女人,所以她想过,锦旗只是敲门砖,说不定为了的就是敲开她的心房。

凌锋好像感受到了什么暗示。

桌面上觥筹交错,大家聊聊圈中文化,比如近来搞的大型活动。

又比如上面现在如何重视文化方面的发展。

对未来的影视圈的规划,也有一个大概的雏形。

这期间白华虽然跟左右两边的人聊的很开心,但是他的注意力其实一直都放在凌锋的身上,他很想看凌锋这个时候在干什么,特别是有漂亮的女人相伴的情况下。

然而这才发现凌锋跟平常一样,并不怎么喜欢主动开口,旁边明明坐的是许如烟,而凌锋更多的时候却将注意力放在朱理想和苏强的身上。

就凭这一点,白华对凌锋就十分满意。

白华这么多年接触过很多人,但凡这张饭桌上有一个女人,某些人就像打了鸡血一样的变着方法的吸引这些女人的注意力。

仿佛在座的各位男士大佬们不能提起他们聊下去的欲望,非得在女人面前表现表现。

凌锋在这方面表现得就很克制,或者说,他没那么强烈的欲望。

其实,凌锋心里是有逼数的,许如烟今天是赵勇带过来的女伴,虽然他带许如烟过来并没有什么特殊的目的,但人家一开场的时候就已经说了,许如烟亲自要跟白华去汇报工作。

换成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也就是说许如烟是直接跟白华对接的。

就算白华将许如烟安排在凌锋的身边,也不代表凌锋就可以跟许如烟撩。

有些麻瓜在这个时候还以为领导器重,特地给自己安排这么一个艳遇,私底下顿时聊得火热,恨不得马上就交换联系方式再发生一段风流韵事。

这样的人往往会发现大佬的饭局上最后没有了他的位置。

在凌锋看来这样的饭局,永远不是那么简单的吃喝,吃的是人情世故,喝的是智商情商。

一会儿之后,话题的跨度从文化圈跳到了教育圈。

这个话题不免会提到一些教育的短板,人才的缺失。

很自然也就提到了人才引进。

白华带着一分酒意,脸色稍稍一沉,有些不满的说:“国家现在目前的发展本来就缺少大学生,缺少真正的人才,可是你们看看现在国内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人才全部都往国外奔,定居的占了绝大多数。”

“再看看从国外引进回来的人才呢,一口一个excuseme,操着蹩脚的英语,指责家乡的建设跟不上。”

“要说这种人,他就老老实实的留在国外回来干什么?”

“关键是这样的人回来捞两年,该走还是得走,养不熟的白眼狼,一茬接一茬的!”

听人说话,有时候不能听他说了什么,而是要听他没说什么。

当下这个时局跟大环境,各行各业引进人才是大势所趋,为的是让国家在各个领域加速发展,特别是要加快经济建设,加快与国际接轨。

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国内的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生存空间也必然会受到挤压。

白华虽然是海城文化局的大佬,但是他同样会有这样的困扰。

这个时候几乎所有人都在顺着白华的话往下说,桌面上也只有朱理想、苏强、许如烟和凌锋他们几个没有开口。

白华看了凌锋一眼:“凌锋昨天给那个姓鲁的小伙子上了一课,语言就非常生动写实嘛……”

在场的这些人有的是昨天经历过的,听到这话的时候自然抿嘴一笑,但绝大多数不知道昨天发生了什么事情都在追问。

白华摆了摆手:“吃饭的时候就不谈那些,我怕你们一会儿就吃不下了……”

“凌锋对国内外的发展差距和人才培养有什么看法,也说一说嘛!”

拍马屁的话都是千篇一律,如果让凌锋说白话喜欢听的,他可以直接说两个小时不重样的。

但那样有什么意思呢?

今天你把我叫到这个地方来,不就是看中我的与众不同吗……凌锋笑了笑:“西方国家的发展,是在工业革命之后迅速崛起的,所谓的大胆创新和勇于探索,也不过是因为孑然一身,迈着大步朝前冲而已。”

“这就给人留下了一种创新探索的感受!”

“然后再有人顺势贴上标签,把它当作一种精神,来进行大肆的宣扬。”

“当人口、工业制造、科技水平、经济水平增长到一定的高度的时候,这样的创新,这样的探索,必定会放慢节奏,甚至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这是自然规律!”

“西方国家目前处在秋收的阶段,且持续的时间已经足够久!”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未来,舞台必将属于我华夏大地,毕竟,改革春风吹满地,不是一句空话!”

“好!”白华大叫一声,拍了拍桌子,提杯叫道:“这一杯,就敬这改革春风!”

许如烟提杯的时候,眼角不自觉地挑了凌锋一下,深吸气的时候,嗓子眼在发颤,就像身体的哪一点被凌锋给触到了一样,让她全身发麻。

凌锋的这一番发言,大概是告诉在座的所有人:现下的国内正处于春耕的阶段,未来还要经历夏耘,接着便是秋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