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何雨水的眼泪(1 / 2)

自行车票,手表票,收音机票...等何雨水看到何雨柱手中这三张票据的时候,饶是何雨水不想去搭理何雨柱,可是却依旧被弄的失声尖叫了起来。

为什么会这样?

很简单,就是因为这三张票据是此时这个六十年代最难弄到的票据。

由于此时这个年代是物资很缺乏的年代,就拿自行车票来说,一个单位一年也只有寥寥几张自行车票,一般都是分给厂里的领导或劳模,对于老百姓来说,只能望而兴叹。

为何当时自行车一票难求呢,看看当时的自行车产量就知道了。

1960-1979年,自行车总产量只有7902万辆,而1979年全国人口有97542万人,假设自行车使用年限为20年,粗略算下来自行车保有量仅为81辆/千人。

红星轧钢厂是大厂而且是万人大厂,所以红星轧钢厂的自行车票会多一点,但是即使多一点,等去除给劳模和领导的,余下给厂中工人的不会超过十张自行车票。

有人问这十张自行车票怎么分呀?

红星轧钢厂的厂长想了一个点子,抽奖...一万人抽十辆自行车的车票,别以为这是玩笑,其实这是真的。

当年为了一辆自行车,那是很拼的,我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农户为了获得一辆永久牌自行车可谓是不惜一切代价。

当时的征购任务是8530斤粮食,但这位叫杨小运的农户却交出了20000斤,只为了得到一辆永久牌自行车。

当地答应了他的请求,并做出了“凡是全年超卖万斤粮食的农户,都供应一辆永久车”的决定。

于是,农户们纷纷前来献粮,形成了一个个拥有时代特色的“永久村”。在这些村子里,家家户户都骑着永久牌自行车,这可真是一种殊荣啊!

等到70年代的时候,自行车的产量多了起来之后,除了自行车票,又多了一种工业票可以换,工业票是只有工人才能获得,一个月大约是八张工业票左右,要换一辆自行车需要两百到三百张工业票。

虽然有些多,但是却给了很多人的希望,很多小年轻最爱的就是攒工业票,跟着买下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

.......................

“哥...这些票是哪里弄到的?”

何雨水看着何雨柱十分惊诧的问道。

何雨柱则是露出笑容对着何雨水招招手:“你陪我去王府井大街逛一逛,我就告诉你这些票是从哪里得来的。”

何雨水想了想之后,还是答应了何雨柱,因为何雨水也想知道,这何雨柱到底来找自己是干什么的,就这样两个人一起坐上了前往王府井大街的公共汽车。

这王府井大街,是一条具有数百年悠久历史的商业街,四九城老牌儿商圈之一,享有“金街”之美誉。

王府井大街上的店铺那就太多了,从百年老字号到新店铺、新品牌,可以说是五行八作、百货云集,一时半会儿根本介绍不过来。

不过其中有个大型商业中心不得不提,那就是百货大楼。

这是一座占地面积1.1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营业面积2万平方米的商业大厦。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