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秦淮茹的坏心思(1 / 2)

六十年代,除了钱之外,就是票最为重要的,那时的各种“票证”,对每个人和每个家庭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日常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

那时有各种各样、名目繁多的“票”和“证”。“票”就有:粮票、油票、布票、棉花票、豆腐票、肉票、肥皂票、糖票等等。

以上这些票是按人定量每月(年)发放的,而且是定点供应的。

还有一些紧俏物资的票,既不定量也不定时,如手表票、缝纫机票、自行车票等。还有逢年过节,根据物资的多少,临时发一些酒票、香烟票、香菇票、木耳票、粉丝票等。

以上这些票多数是发给有城镇户口吃商品粮的居民的,农民能发到的票只有其中小部分,如布票、棉花票、肥皂票等。

“证”主要的是购粮证和购货证。购粮证是和粮票同时使用的,去粮站买粮食缺一不可。购货证主要是买盐(盐也是定量的,每人每月1市斤)。

购货证还可以购买临时分配的食品和生活用品,购货以后,要进行登记,以免重购。

购货证也发给农民,让他们买盐和其他由供销合作社凭计划供应的少量的食品和工业品。

民以食为天,吃饭是人们的第一件大事。因此,粮票是最重要的票。粮票按年龄和工种进行定量。

当时的粮食定量分得很细,BR县机关干部、教师、医师每人每月27斤,区乡干部33斤,居民24斤,大学生33斤,中学生22斤到24斤,儿童15斤。

工人按工种:特殊工种45斤,重体力劳动工37斤,一般体力劳动工30到33斤,轻体力劳动工27斤等等。

在每人的定量里包括熟食票每人2斤。

用熟食票可以买大饼、油条、包子和饼干等副食品,可以到饮食店买面条和米饭,也可在省内流动使用,因此当时的熟食票是很宝贵的。

如果出差到外地,要用定额的固定粮票,到粮管所去换省内流动粮票和全国流动粮票。

出差和下乡每人每天有半斤粮票补贴,到农村付给搭伙的农家每天1.25斤粮票。

出差到食堂去吃饭,都要用流动粮票,购买饭票才能用餐。

缺粮的农民使用农村返销粮票和农村购粮证。

还有饲料票,专门供应畜牧场和少数的养猪专业户。对投售农副产品的农民,按不同的产品、数量进行粮食奖售,发给奖售粮票。

油票和布票以及其他的票,也是很重要的票。这些票都是按人头发放的:油票每人每月0.25斤,布票每人每年3尺1寸,棉花票每人每年0.5斤,肉票每人每月1斤(1斤肉票可以买1斤鸡蛋),豆腐票每人每月3斤,肥皂票每人每月1块,糖票每人每月0.25斤。

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是当时人们追求的高档商品。

由于物资极度的匮乏,因此,很少有票发,一个单位一年只能发到一二张票。发给谁?使当时的领导很伤脑筋,于是要大家发扬风格,互相谦让,或者照轮。

有的单位实在分不下去,为了避免矛盾,就采取抓阄的方法,谁抓到就归谁去买。

这个我是说过的,呵呵...!

逢年过节的副食品票,是发给单位的,一般居民和农民是没有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