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章 不行35(1 / 2)

   程妃摇头:不,一定是天太热了的幻觉。

   无独有偶,刘丽妃和杨安妃,也都有拎着独门点心去探望皇帝,然后点心留下人出来的经历。

   感觉跟程妃差不多,觉得皇帝整个人散发一种无欲无求的气息。

   出身蜀地,性子也毛焦火辣的刘丽妃到底按捺不住了道:“都什么时候了,你们还搞这些云山雾罩,遮着八层布的说辞!”

   还委婉说什么‘陛下心神宁恰无旁骛。’‘眼神中只有单纯的欣赏之意’,那分明就是——

   “陛下这不会就是大病过后,不行了吧!”

   众人:……

   话糙理不糙啊。

   其中入宫最久,在这几人中也素来是主心骨的高淑妃一锤定音道:“陛下若是‘不行了’,那却是不行的,陛下必须得行。”

   中文博大精深,这句话成功把在座的外国友人绕晕了——自永乐帝起,朝鲜就多奉贡女充实大明皇帝后宫。今日在座的车嫔就是朝鲜女子,这几个不行把她听得两眼冒圈。

   “皇帝若不好了,咱们余生,也不过是……”

   高淑妃没有说完这句话,但在座诸人都明白。

   彼此对望,眼里俱是化不开的愁绪。

   **

   乾清宫。

   东暖阁里有张桌子,专门用来安放妃嫔敬送之物。

   临近端午,上头摆满了各宫的心意:夏日多用的手帕、荷包、扇套,以及跟端午佳节挂钩的五色长命缕、细纱缠的纱粽、艾草编的小老虎……还有各色点心匣子。

   诸嫔妃想见皇帝,也不能青天白日就往乾清宫跑,多是派贴心的女官或是宦官,带着茶点来送与皇帝,又要拿出自己的体己钱来,收买御前传话的宦官。

   “这可真是贷款上班了。”姜离不由替她们心疼起来。

   大明的妃嫔,跟很多朝代不同。大约是为了防止外戚干政,后族强势,自太宗文皇后(朱棣的徐皇后)后,后妃绝大部分都是出自民间。*

   基本不会出现什么贵妃是将军的女儿,皇后是尚书的孙女之类的世代贵族的女子入宫。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