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 章 小说杂书137(2 / 2)

   这边,姜离跟朱祁钰抱怨起各类娱乐文学的匮乏。

   “小钰,你不知道那些道学儒生,照着板子写出来和戏文有多难看。”

   不是为‘明君盛世’歌功颂德,就是写孝子贤孙,恨不得要指点着所有人跟这个学。

   朱祁钰点点头表示认同,

   这也没办法嘛——

   从太祖就定下过规矩:“今学者非五经、孔孟之书不读,非濂洛关闽之学不讲。▇▇[]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2]

   太宗年间更是规定了连戏文也只得写伟光正,若写了亵渎帝王圣贤的戏曲,从写的到印的到唱的,一条龙进牢里蹲着去。*

   那儒生们也好,寻常文人也好,自然不可能放开了去写什么缠绵悱恻的故事。

   姜离托着腮道:“时移世易,祖宗的规矩该改改了。反正……”

   她没有说完,但朱祁钰已经明白了皇帝的未尽之意:反正祖宗的铁碑都拔两块了,还差这一两条例律?

   朱祁钰原本下意识要点头赞同:皇兄这是病中无聊的紧了,想寻些有意思的事儿。且找些机灵文人来写,不比整令二大营去亲征好的多吗?

   但想起方才皇帝拿‘快要死了’吓唬他,朱祁钰忽然也起了要小小报复一下的心思。

   于是故作诧异道:“皇兄今日怎么会这么说呢?”

   “几年前,可是皇兄亲自下旨禁掉了一本叫做《剪灯夜话》的,那本书就跟寻常儒生写的酸腐书毫不相同,里面颇多志怪故事。”

   “一度还风靡京城呢。”

   “然而国子监祭酒上奏后,皇兄就以此书引的‘经生儒士不务正业,不讲正经文章反而整日谈论杂书’,以及‘有伤教化,惑乱人心’为由,把这本书禁掉了。”

   “算来,那是自咱们大明开国来,朝廷出手禁掉的第一本。”

   “写书的那人,还上表请罪来着。自此,外面越发不敢放开了写话本。”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