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第12章31(1 / 2)

 尽管姜寒栖很含蓄地用了“我们”这个词,但陶抒苒知道,姜寒栖怎么可能会为这种东西焦虑呢,她说的,是自己。

 陶父是申交毕业的本硕博三连土著,毕业后选择留校教书,陶母本科在申师大,硕士专精教育学理论研究,拿着申大的学硕文凭进的区教育局,所以他们对于陶抒苒的要求始终都非常明确,要么申大要么申交。

 他们想得很简单,自己那一辈生活苦,资源没那么丰富时,都能考上这俩学校,现在大学扩招,他们还给陶抒苒倾注了那么多心血,没道理考不上。

 虽然保送名额的分配考安排在高三,离现在还很早,但是陶抒苒想了想自己上个学期并不理想的成绩,她的脸更白了。

 姜寒栖是想告诉她说,光靠成绩去考保送名额还有些危险,尽量参与进校园实践活动,到时候作为加分项,聊胜于无。

 陶抒苒点了点头,升学压力这种猛兽,原来只是匍匐在角落伺机而动,随时都能跳出来,压到她有些喘不过气。

 “嗯,先谈谈你的看法吧。”姜寒栖在心中暗叹了口气,见陶抒苒一脸茫然地看着她摇头,循循善诱道,“你可以用七步分析法或者金字塔原理构建框架,去切入问题。”

 对于高中生来说,最熟悉的分析法还是写作常用的5W1H,陶抒苒在心中稍稍过了一遍,才开口:“我其实并不想考虑计划的延续,在正常情况下,一个全新的活动策划的提交,是一定要伴随planB的;但是植树节的种树活动,是五中数十年来的传统,在一届届的无失误延续中,已经不需要预案的存在了。”

 “今年的情况,是出在合作方的违约,学校的资源多、视野广,要想解决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出路也很简单,无非就是再找一个提供地产的合作方,或许路途会远一些,但毕竟划出了周五一整天给这个活动,时间上一定是宽裕的。”

 “但……”陶抒苒抬眼飞快地看了微微低头认真聆听的姜寒栖一眼,顿了顿才继续说,“其实我刚刚在咖吧想说的也是这个,可能不太合理——但我觉得,五中的传统,其实早已到了革新的时候了。”

 听到这句话,姜寒栖抬起了头,嘴角微微勾起,给了陶抒苒一个赞许的眼神,鼓励她说下去。

 “首先是地。这几十年里,申城工业经济崛起,郊区的地价早就与过去大有不同,尤其是在政商合作后,每一块地其实都被标上了价值。学校的活动并不是说,我们造势、浪费财力物力人力去完成指标就行了;作为区教育局着重关注的示范性项目,每年的现场都会有信息留存、后续有新闻报导、即使是数年后也会有数据追踪。这也就意味着,一旦与学校进行了合作,虽然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地皮的知名度,但是这广告并不是免费的,甚至可能会尤为高昂——因为时间就是金钱,几年内都无法变现,就是损失。”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