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圣僧180(1 / 2)

  如今桑雅娘是挺直了腰,热情地招呼前来祝贺的邻居。

  添丁是件让人高兴的事,家族只有足够的人丁,才能兴旺,不会受外界欺负。

  “桑雅娘,又有商人来收羊毛了。”邻居喜滋滋地告诉他们好消息,“你家的羊毛存了多少?”

  “不多,只存了几大篮子。”桑雅娘高兴地说,“如果还是三个月前的价格,够我买三四十斤小米了。”

  小米磨成糊给孩子吃,是最营养不过。

  “买什么小米啊?大师不是教咱们种莜麦了?过段时日就有收获了。”说话的胡人大妈露出惋惜之色,因为大师说莜麦的种子有限,只能种出这么丁点,看着那沉沉的麦穗,就知道收获不会少。

  大师说麦秆还能当饲料,牛羊最爱吃。

  胡人那个欢喜啊,届时冬日就不愁牛羊没有饲料了。

  桑雅娘摸着自己尚未显怀的肚子,脸上都是笑意:“这个孩子来得正是时候。”

  有卖羊毛的银子,还有黑羽草和莜麦,这孩子生下来就不缺吃食,她不用担心孩子养不大。

  想着,桑雅娘转头看向正和桑雅说话的巴图,这一切都是他亲爹带来的,玄济大师曾说过,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自己的儿子,这片草原对他的儿子有恩,他就千百倍的报答。

  桑雅爹再过一个月就可以抛弃拐杖,到时正好帮忙收割莜麦,明年可以再多种点莜麦,反正莜麦不挑地,被牛羊啃秃噜皮的地正好种上。

  说话间,一名邻居大妈忍不住问:“桑雅娘,巴图啥时候走啊?”

  人家大师对草原有恩,他们可不能干出抢走人家孩子的事。

  周围的邻居纷纷看过来,脸上的意思都是差不多。

  桑雅娘脸上的笑意不禁消失,相处了三年,她掏心掏肺养的孩子,她真的舍不得啊。

  她轻叹一声,“等桑雅爹的腿彻底好了,巴图就会跟着他亲爹走了。”

  玄济大师对孩子的爱远胜于他们,起码草原上没哪个父亲为了看儿子,能每日骑上两个时辰的马来回。

  **

  莜麦收割的季节到来时,巴图抓着和尚爹的袖子,和他一起离开生活了三年多的帐篷。

  现在的他不再叫巴图,而是叫江思印。

  既然要跟着和尚爹离开,那么便要恢复他曾经的汉名,不能再叫草原的名字。

  桑雅哭得很大声,她拍着马追了过来。

  “巴图!巴图!”

  江河停下脚步,示意儿子去和少女告别。

  桑雅跳下马,一把搂住他,将脸埋在男孩的颈窝间,呜咽地哭道:“巴图,你能不能不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