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2 / 2)

  陈小幺放了心,觉得交代的事情做完了,便转身走了。

  那温夫子却是还没回屋。

  他扶着门扉,看着陈小幺远去的身影,似是若有所思。

  春天的风还有丝丝凉意,温夫子紧了紧衣袍,咳嗽了两声,又看了陈小幺的背影几眼,才慢慢回了茅屋。

  第15章

  太阳落了山,梁家院儿里,炊烟早升起来了。

  刘美花在灶屋里忙活,梁小妹前前后后帮着递蒜递葱。

  梁老汉跟梁川一道回家的时候,就见梁田正坐在院子里头。

  梁田在田里帮忙干了半天就回来了,还在长身体的娃儿,刘美花舍不得他干太久,怕伤着身体。

  此刻,他屁股底下一张小木凳,身前一把高些的大木椅子,上头搁着本卷了边儿的旧书。

  梁田正对着那书苦思冥想,嘴里念念有词。

  梁川进了屋,把背篓放了,又站在土屋前看了看,盘算着若要另外盖间屋子,得盖个多大的。

  还是得盖个砖屋。

  砖瓦屋结实,耐用,可需要的银钱也多,眼下手里头的钱娶小幺办酒花了一些,买种子肥料花去一些,剩下的肯定是不够了。

  还是得找时间再去山里一趟。

  屋里刘美花在喊吃饭,让人去搬桌子拿筷子,今个儿饭弄的有点晚了,趁外面还亮堂,又凉快,就干脆在外头吃。

  梁田开始收拾椅子和书。

  梁川走过去帮他把大木椅子拿了,又低头在本子上扫了一眼,认了出来,“千字文?”

  梁田有些惊讶,“哥你识字?”

  梁川:“见过几次。”

  梁田愈发惊讶,也有些兴奋,指了一个地方问他,梁川还真认识,念了出来。

  是个“靡恃己长”的靡字。

  还在水头村的时候,村里也有个教书的老秀才,村里有几户家里有余钱的,就把孩子送过去读书。

  梁川虽说没去读过,但那会儿天天打那院子外面走,里头的读书声抑扬顿挫,老秀才支了张楠木架子,上面夹着纸,偶尔用毛笔写两个大字,教学生认。

  梁川看过一遍,就全记得。

  他记性好,这是天生的。不说认字了,就是山里七弯八扭的羊肠小道,别人记不得的,他也一回就能刻在脑子里。

  “哥你真厉害,看了几遍就记得了。”梁田抱着书,佩服道:“你要也去念学堂,肯定比我强,说不定还能跟温夫子似的考上个功名。对了哥,不然你也去问问温夫子,看他收不收你,咱俩一块儿去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