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1 / 2)

  心里甜甸甸的。

  还是叫小幺更好听。

  陈小幺被梁川牵着手,走了一阵,远远的瞧见一个屋子的轮廓,是梁家院落。

  大抵是又下了田,晚饭也吃的迟,这会儿天都黑了,屋顶上的炊烟都还没散。

  还没到中秋,月亮却已比平日里圆了,亮皎皎的一个挂在天边,照亮了下山的路。

  陈小幺垫脚瞧了瞧,转过脸,朝梁川笑,“到家啦。”

  -

  他们这一趟出去,也不过几天时间,感觉上却像是许久没见了似的。

  回去的时候,一家四口刚吃完了在收拾碗筷,一见夫夫俩进了院门,梁小妹最先眼尖的瞧见了,头一个喊了声“嫂子”!

  陈小幺一听这俩字儿,两只眼睛都笑的眯起来了,看了眼梁川。

  梁川就当没看见,把包袱拿到屋里放了。

  刘美花也忙进灶屋给热了点剩饭。

  梁老汉吊着个胳膊上前来迎,瞅见俩人虽是风尘仆仆,但精神头还好,看着也像没受啥伤,也就放了心。

  等吃完收拾完,时辰也就不早了,暂且没工夫问东问西的,各自就睡下了。

  梁家这头还没来得及晓得路上遭了匪的事儿呢,结果第二天一大早,村口树墩子那,就先闹了起来。

  在那骂街的是孙家婆娘。

  老孙头跟他婆娘没儿子,只一个女儿,早些年便嫁到外村去了,几年都不一定能回来一次。夫妇二人相依为命,好在老孙头身子硬朗,他婆娘也勤快肯干,把屋里屋外都打理的妥妥帖帖的,日子过得倒也不差。

  这回,邓家的说要招帮工,还差个敲锣的,老孙头就被招去了。

  因是算出个小远门,又得走北面的山路,孙家婆娘还担心过,结果当时钱家婆娘舌灿莲花,说的好听,说山路虽是难走些,但几十个年轻壮实的汉子做护卫,还有新娘子呢,有啥担心的?

  结果倒好。

  这伤了胳膊,眼瞅着得好几个月干不了活了,以后这胳膊能不能抬得起来都不一定,孙家婆娘能不气嘛?

  故而天还没亮,就在树墩子那嚷嚷开了。

  不少围着看热闹说嘴的。

  他们这趟去给邓家的嫁女儿做护卫帮工,在两村可是桩老大的谈资。

  这些日子,一到了晚上从田里回来,家家户户聚在一堆闲聊磕牙,都少不得要说起这事。

  给村长家做活儿,有面子是一回事,主要是银钱给的也多,听说足足有七八两呢。

  谁家不羡慕的流口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