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1980_分节阅读_第4节(2 / 2)

  蒋成玉看了郭培生半天,郭培生都没有改口的意思,终于明白这不是在开玩笑,这是实话。

  他不敢置信地看向了许如意。

  许如意根本没解释,而是掏出了昨天从地上捡来的石笔,“我讲完就知道了。”

  蒋成玉和杜梅、王庆怀车间最好的两位焊工都聚在了一起,许如意直接将蛇形管的排列画了出来,然后跟昨天给郭培生讲的一样,一点点讲解起来。甚至讲完一个位置,还拿起了旁边的焊枪,熟练的引弧,直接现场操作。

  如果说刚刚还有点疑问的话,许如意这手一露,没人会再怀疑。

  她动作娴熟,焊出来的焊缝光滑平整,甚至断弧处都看不大出来,跟那个凳子一模一样,不是她是谁?

  许如意这边一焊接完毕,刚刚的质疑早就不见了。

  蒋成玉这会儿一心扎在技术上:“看着确实是不难,能把这个操作流程标准总结出来才是最难的。你会了吗杜梅?”

  杜梅可是厂里最好的焊工师傅,王庆怀技术不如她,徐磊和蒋成玉差的更远,这么一问,大家都看向她。

  她三十多岁的样子,一头长发盘了起来,露出一张鹅蛋脸,这会儿她很是认真地点头:“我想试试。”

  一听这个,郭培生直接拍板,“赶紧试,现在试。”

  这边的动静显然惊动了不少人。

  本来大家看许如意在那儿,跟蒋成玉他们一样,以为她是没事干过来看看,谁能想到,怎么她开始讲解,怎么她开始示范?

  等到了许如意一对一教学,对象还是杜梅后,如果眼睛可以掉下来,那么他们肯定会脱框的。

  杜梅可是最好的焊工,六级焊工啊,许如意凭什么教她?

  很快,他们就看出了不同。

  先是焊了个棚子,干惯了就知道放的位置肯定是挡风用的,可是车间就是密闭的,为什么还用这个?还有杜梅的焊接角度,这些只有了解她的人才知道,她几乎稳定在一个角度,大概是焊枪和型材75度左右,最后他们看到的是她的动作。

  先是左手焊,从一点逆时针焊接这很正常,可是到了七点处居然停了,他们以为会从七点接着逆时针焊下去,却没想到再次起弧的起点却是一点钟方向,顺时针焊接,这……完全不一样了。

  当然,道具和动作的改变并不能让他们多惊讶,他们惊讶的是,这一圈杜梅只停了两次,也就是说,一共有三个断弧处。

  而平时,他们要停五六七八次的。

  这么丝滑?这么容易吗?

  等着杜梅焊枪一放下,不少人也顾不得手里的活,都凑过去看了。

  这会儿还热,不能触摸,不过即便是看表面也发现了不同,过去他们焊接的,那是磕磕绊绊,疙疙瘩瘩,用大家的话说,跟下了雨的土路似的。

  而如今这圈焊缝是光滑平整,就跟门口的水泥大道一样,甚至连那三个断弧点都看不大出来。

  虽然没有伸手探伤,不能肯定地说这条焊缝完美,但是个人都知道,大差不差了。

  有人立刻问:“杜师傅,这什么法子?这么管用?”

  杜梅也是一脸惊奇:“是许老师教的,我也是第一次,这么焊感觉简单了很多,手脚不别扭了,我感觉这条焊缝一定没问题。”

  唰!

  许如意第一次感觉到,目光犹如实质,那么多人同时看她,居然有种沉甸甸的感觉。

  郭培生这会儿就差两撇胡子捋一捋了,那股子自豪兴奋溢于言表,可偏偏还不肯说,“王庆怀,你来再试一次。”

  王庆怀看着就眼热早就摩拳擦掌了,一听立刻就戴上了面罩,蹲了下来,不过在开始之前,他居然冲着许如意说:“许老师,你看着我,有什么不对的,你纠正我!”

  许老师!

  杜梅40岁,22年工龄。

  王庆怀45岁,28年工龄。

  他们这样的老师傅,徒孙都一堆了,轻易不服人,如今居然都叫许如意许老师,大家再想想刚刚的情境,又听听许如意在旁边指点:“再压低一点,送丝速度跟上!”

  谁能想不到是什么意思?

  这法子是许如意的?她解决了厂里的大困难?

  很快,王庆怀已经完成了焊接,当然,呈现在面前的,是跟杜梅的那圈焊缝一样,完整的光滑的漂亮的焊缝。

  又一条!

  这不就是说,他们已经可以解决焊接不当导致的缩孔问题?

  明明昨天还在心心念念想要解决的问题,明明昨天还在发誓一定要解决的问题,居然这么快就真的解决了。

  想想这些天的焦急,想想两个月不开工资的窘境,想想那提起来就被看不起的臭名声,想想被质疑到连个手推车都要一辆辆检查的事情,一时间,很多人都忍不住激动了。

  “真的解决了?”

  “厂长不是闹着玩的吧?”

  “如意你确定能行?”

  郭培生笑着说:“是,关于我们蛇形管焊接工艺不到位,导致的缩孔漏点问题,已经找到了解决办法,目前需要等待的是探伤。”

  大家都有经验,这焊缝一瞧就没问题,探伤只不过是流程而已。

  这话一落,立刻就有人鼓起了掌。

  厂子里仿佛一下子燥了起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