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1980_分节阅读_第113节(1 / 2)

  他的心这会儿算是彻底躁动起来——好用,又贵,需求的人多,这可是笔好生意。

  当天,他就跑到了百货大楼买了一辆回去研究研究,本来是要打样呢,结果他妈瞧见了,稀罕的不松手:“这东西好,在你妹妹家我就看上了,还是我儿子有眼色,心疼妈。”

  他故意说了句:“20块呢。”

  老太太一脸心疼:“这么贵啊,怎么能卖这么贵。”可平日里买件衣服都让他退了的人,愣是没说一句:“咱不要了,赶紧退了。”

  他就彻底定了做这个买卖的心思。

  这拉车根本就不复杂,除了那个小布包他找了找布料厂,其他的都有,第三天,就做出来了第一辆,随后发现不如人家的好用,又调试了几天,就大差不差了——钢管不如爱妈的好,那个布料也差点,轮子他们用的是充气胎,这个比较轻盈,但贵,他想了想,换了实胎。

  就这样,一辆拉车的成本控制在了三块钱,他卖九块钱。

  而且,为了好卖,他还起了个一个样的名字,叫爱吗。

  一开始,他们又没有销售渠道,干脆让供销科的人,带着货物去菜市场门口摆摊,没想到一下子就火了。

  不到一半的价钱,能买辆拉车,谁不愿意,简直就抢疯了,没几天,就有人跑到他们这里来批发,本来要分流的厂子,愣是起死回生,盈利了。

  当然了,中间也有人给他们打过电话:“你家的爱吗拉车侵权了,这个人家燎原厂的发明,没有许可不能生产。”

  丁茂生就一句话:“别管他们,什么侵权,我自己家生产的,没要他们一分钱,怎么就不能生产呢,没这个规矩!”

  果不其然,那个电话再也没打过来!

  今天一早上,丁茂生刚到厂里,办公室主任就通知他:“厂长,市局局长让你去一趟。”

  丁茂生赶紧过去了,路上还碰见了市农机厂的厂长卢浩通——比之他们厂自主谋生,他觉得农机厂可是要幸运多了。

  他是开会的时候才知道,那个燎原厂,去年靠着一款收缩推车创汇2000多万美元,今年市里专门安排农机厂仿制,准备也挣点外汇。

  见了卢浩通,丁茂生立刻问:“也叫你了吗?你们收缩拖车做出来了吗?”

  卢浩通摇摇头:“这车子他们是出口的,根本没有样品,我们问了几个去年参加过的同志,集思广益,大致画出个样子,昨天给局长看了看,也不知道对不对,是不是要讨论讨论?”

  丁茂生点点头:“八成是。”

  等着他俩紧赶慢赶到了市局,没想到第一句话就蒙了:“燎原厂要请你们去一趟。”

  丁茂生第一反应就是:“他请我们干什么?”

  “哎!”魏局长深深叹了口气,“人家说了,这推车拉车拖车,都有国际专利,国外对这个特别注重,如果没有他们的授权,压根不会有外商敢买的。”

  丁茂生他们都愣了:“真有专利这东西啊。”

  魏局长其实知道,但是没当回事:“这东西就是说谁发明的,算谁的,你要想用,就得人家同意。国外还有专门申请专利的地方,只要申请了,就进行保护,你要是违反了,就会高额罚款,所以他们都不敢。”

  丁茂生都愣了:“那咋办?!”

  魏局长只能说:“我在省厅打听了一下,似乎去还有的谈,要是不去,一概不认。”

  这还能有什么选择?丁茂生皱着眉头说:“那只能去啊。”

  等着出了局长办公室,两个人是都犯难:“我感觉这是鸿门宴,你说,这东西人家发明的,打的广告,卖火了,我们跟着后面卖,其实也是抢人家生意。”卢浩通说。

  丁茂生不爱听这个:“可不都这么做吗?”

  “但现在国外不行啊,这不让人抓住了。”

  卢浩通这么说,丁茂生也不得不承认,他点点头:“可又不能不去,这都报上去了。”

  卢浩通叹口气:“我感觉反正不好办。”

  饶是这样,他俩也没敢耽误,回去丁茂生点了人——对方还要对车间了解的技术员,他觉得,这肯定要羞辱一番的,“你们这什么厂长啊,卖别人的东西!你们这什么样的技术员啊,不会自己发明创造。”

  丁茂生就长了个心眼,他们家的老技术科科长都58了,以工代干的工人出身,技术也好人也好,就是脸皮薄心脏不好,他干脆找了车间主任王昌盛跟着去,那家伙脸皮厚。

  第一天通知,第二天就去了南河省,到的时候都是第三天了。

  只是没想到,一出南州市的火车站,就瞧见有个人举着个大牌子——“燎原机械总厂接人处”,王昌盛指着就说:“那是接咱们吧。”说着就要往那边跑。

  丁茂生一把给捉回来了——“有人卖咱们家的拉车,一辆五块钱,你接他吗?”

  王昌盛立刻摇头:“那肯定不能。”

  丁茂生就说:“走吧,前面就是公交站,咱们坐公交去。”

  于是,加上农机厂两位,他们四个扛着大包小包先去的公交站,又倒了两趟车,等着到了燎原总厂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两个半小时,一行人累得不得了,抬头一看,真是惊了——这厂子又大又漂亮!

  王昌盛看着都羡慕:“听说他们原先马上要倒闭了,就是靠着拖车挣钱,这是新换的厂子,可真好。”

  丁茂生也是心潮澎湃,一年不到,居然能换了这么大这么好的厂子吗?如果他们厂子,也可以这样,那该多好!

  而且越往里走,他这种心情就越急迫,你看看,这宽阔的水泥路,高大透亮的厂房,更何况,他还听见什么,过去的几个人正在谈论他们的家属楼——“一号楼楼身起来了,下班去看看。”

  真是太羡慕了。

  只是没想到,到了招待所,一报他们的名字,服务员小姑娘就一个反应:“你们怎么自己来了?我们不是接人去了吗?”

  他们四个都愣了:“那真是接我们的?”

  小姑娘很疑惑:“当然啊,我们厂长吩咐了,远道而来,我们离着火车站又远,所以,派车接一下。不过没事,今天到的多,他们是常驻火车站,我让司机告诉他们一声,别等了。”

  这话都弄得丁茂生七上八下的,这怎么看都不像是要收拾他们啊。

  小姑娘把他们领到了三楼——“不好意思了,来的人太多了,我们厂里招待所房间有限,只能安排大家住多人间。”

  这个倒是无所谓,丁茂生他们被安排在了302,一进去就发现,这是个八人间,如今其他四张床位已经有人住了,正说话呢。瞧见他们进来,对方四个人立刻停了下来,“同志,你们是哪里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