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1980_分节阅读_第189节(1 / 2)

  当然,还有聊其他的。

  许如意进来之前,津门市机械局郝佳伟局长就在跟汉中省机械厅的张厅长聊汽车的事儿,作为国内两大汽车产地,他们这两年日子可是不怎么好过,先是开始大量引进进口车,随后又开始了合资建厂风潮,哪个对他们都是大冲击。

  郝佳伟问:“你们准备也引进合资吗?”

  实在是京市吉普今年5月已经开了先河,如今厂房已经建设的差不多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合资款京市吉普明年就能上市,虽然不知道定价,但是想都知道,这对汽车市场是大冲击。

  张厅长点点头:“是有这个打算,不过我还是有所顾忌,东北汽车厂,海市汽车厂都已经在洽谈了,还有几家也在酝酿中,这一下子,日本的,德国的,美国的汽车公司,进来这么多,咱们都引进,能行吗?”

  “可是不引进,我们这落后的设计,不如意的质量,怎么竞争?我们还没下定决心,你们呢?”

  郝佳伟也是这个想法:“一样,夏国的汽车工业要变天了,一步走不好,说不定就再也赶不上了。这个时候,一定不能被落下,否则的话,这些年倒闭分流的工厂,就是前车之鉴。”

  这可太多了,这两年改革开放,经营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很多工厂还是老思想,总觉得自己是国营厂,有国家兜底,订单靠要,质量一般,产品落后,到了最后,一分钱不挣,工资发不出,只能倒闭分流。

  这个说法让张厅长的确认同,不过他还有别的想法:“合资是一条路,不过燎原厂的数控机床数据很不错,我们想着,是不是用国产比较好呢?你们的津门市一厂不是和他们签订了生产线合同吗?我正想问问你,感觉如何?!”

  张厅长提出这个,还以为郝佳伟会夸奖两句,毕竟他们可是第一批跟燎原厂签订生产线合同的工厂,哪里想到,郝佳伟却说:“还是慎重,在多轴机床方面他们还是没有相关数据,我们的汽车生产线设备种类繁多,燎原厂还是太年轻,技术储备不是很足啊。”

  张厅长有点疑惑,如果是这种考量,为什么要签合同呢。

  生产线可不是胡闹的,价值上千万,怎么可能随便拍桌子。不过,他瞧着郝佳伟这会儿已经向前看去,他跟着看过去,那个方向,许如意正在跟旁边的人说话,张厅长想了想,觉得这有事,就没多问。

  倒是郝佳伟观察了一下,觉得这个时机不太好,还是坐了下来。

  到了点,表彰大会很快开始,出席会议的自然是甘裕林甘部长,不过他说的并不多,先是肯定了燎原厂的成绩,又给他们办法了出口创汇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荣誉证书,随后的时间就给到了许如意。

  许如意这人,最不怕的就是演讲,她这两天没干别的,就是写稿了,所以内容也很详实。她把第一次去日本参展到如今分了几个阶段,一一跟大家聊了聊,为什么出国,他们的技术如今到了什么程度,怎么去争取国际市场,当然还有其他的。

  足足两个小时的汇报,等着结束的时候,现场掌声雷动,许如意则嗓子都哑了。

  报告会结束,甘部长他们自然离开,不过大家肯定不能这么放许如意离开,随后呼啦一下,就围了上来。

  会堂的工作人员已经习惯了,根本就没有打扰他们,任由他们发问。

  许如意从张超男那里接了个水杯,喝了两口,就开始了第二场问答时间——大家的问题五花八门,倒是可以分类,有人对国际市场感兴趣,问他们如何把控国际市场需求?有人问为什么许如意要从锅炉转向机床行业?当然最多的,是关注他们的产品,燎原一号的数据已经够惊人了,燎原二号到底能做到什么程度,作为机械部门的领导,大家都想着自家孩子呢。

  百万赌约这事儿,自然不能随便说,虽然根本不可能有人能促成此事,这不是个虚头,可是陆时章也说了两句:“你胆子太大了,你没有权利调动这么多资金?这事儿先不要提了。”

  所以许如意回答的是:“我们在国外展出的时候,不少行家都跟自家的数控设备进行过比对,目前的反馈是,比长崎和古田等日本产同类型数控机床精确度要高很多。”

  这话一出,立时不少人就高兴了,这不就代表着夏国的制造业再进一步,很多工厂原先必须进口的设备,如今国产就可以了。不但便宜,最重要的是不怕卡脖子,用着安心啊。

  “许厂长,你们这速度可够快的!”有人笑着说。

  “就是啊,听说你们上了加工中心,这速度我们都觉得,过两年咱们是不是四轴五轴机床都能上了?!”

  许如意还真没回答这事儿,因为,她真的可以上啊,可就是不能说,毕竟相信长崎他们都盯着她呢,她拿了人家3.2亿美元的市场,这会儿要低调。

  大家乐呵呵的,又有人问:“许厂长,你这订单都满了吧。”

  许如意没吭声扭头看过去,是一位头顶有点秃,地中海发型的中年人,她就笑笑,根本不会回答这个问题,怎么答满了那就不要后面的订单吗?没满的话有的真的接不了。

  谁知道她一声没吭,对方居然接着自己的逻辑说:“许厂长,你们八月份的时候就签了不少合同,这次去国外又拿到了几个亿美元的订单,你们的机床厂这两年虽然扩建了,但是生产能力有限,恐怕许多订单还没开始生产吧。”

  再傻许如意也看出来了问题,他这是有话要说啊。

  这会儿可是全国各省市的干部们都在这里呢,因为她的经验实在珍贵,许如意非但有什么说什么,有时候还能根据具体情况给出建议,所以很多人都没走,这里汇聚了上百人。

  许如意并不想有什么意外,干脆看了张超男一眼,张超男立刻说:“各位,不好意思,我们今天要回南河,时间差不多了,要不就赶不上了。厂长,咱们真的得走了!”

  许如意自然趁机准备离开,哪里想到,就这样了,这位干部居然还没放弃,直接冲着许如意说:“许厂长,是这样的,我是津门市机械局局长,我们市里有个汽车生产厂叫做津门汽车一厂,九月的时候跟燎原厂签订了合同,要制造一条发动机生产线。”

  “但我们情况有变。我们准备跟日本的飞跃汽车合资,等着这件事落实后,日方会负责所有的生产线,所以这条发动机生产线就没什么用处了。本来是想去厂里专门找您聊聊,但这不是凑巧吗?”

  他笑着,“正好我来京里开会,你又从美国凯旋,有了这场报告会,我就向着,择日不如撞日,今天跟你聊聊这事儿。许厂长,你们订单这么多,不差这一个,大家都是国有企业,引进的话,生产线没用这部分资金就赔了,津门一厂那就真是负债经营,说不定开不下了,您看是不是能解除合同?”

  谁都没想到,会后交流居然出了这事儿。

  不少人的眉头都皱起来了,都是干这行的,很多企业的设备引进,都是需要上级领导拍板的,这一听就知道是什么问题了。

  这是当时有需求,跟人家燎原厂签了合同,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又有了合资的想法,想一毛钱不损失解约呢。至于什么恰好碰到,信他的鬼,都当领导了,谁不知道什么话该什么时候说,这会儿人这么多,说出这话来,固然这位郝佳伟没什么颜面,但是许如意如果不应,也是很不好看的。

  许如意自然也明白,而且她已经记起来津门汽车一厂是哪一位了。

  一厂的厂长是一位五十多岁的老厂长叫白兴福,跟郭培生有点像,干巴巴的,蔫呼呼的,一看就是愁死了的样儿,所求跟郭培生那会儿也一样——他们厂这两年效益一般,如果一直这么下去,在合资车和进口车的冲击下,肯定会倒闭分流。

  白兴福不喜欢合资,他觉得,都去合资了,夏国的汽车行业怎么办?他觉得他们的汽车是有自己的优势的,如果质量可以再好一点,肯定有竞争力。

  许如意开始是不太相信的,可当白兴福邀请许如意去坐他们的人民汽车时,许如意是真惊了。

  这台汽车看起来跟其他夏国产汽车有些不同,似乎线条更流畅,车漆的颜色更漂亮,整体看起来,更精致一些,坐上去的感觉就不一样了,非常的平稳,而且动力很足。

  许如意问他们:“你们怎么做到的?你们的技术有突破吗?”

  白兴福说的是:“我们做到这个靠的两点,一是我们和津门大学有几十年的合作,我们的问题都是交给他们解决的,所以发动机虽然没有什么技术性进步,但是积累了很多工艺,可以让声音更小,动力更足。二是我们的装配,我们有着非常棒的装配工人,他们在装配过程中,可以避免很多问题。”

  当然,津门一厂的问题在于,他们的设备实在是太老旧了——“即便我们再整修,也是跟不上了。我们是一个大厂,非常全面,从曲轴到箱体都是自产,设备精度差,公差大,导致我们无法保证所有的汽车都可以达到这个标准。”

  “但是许厂长,你看,如果是这样的汽车,你愿意用吗?”

  许如意当时就点了头:“我使用的是我们手推车厂原先生产的五星牌汽车,比这个差远了。我也坐过不少人的车子,都没这么这么安静,你们的工艺的确有自己的一套。我很荣幸跟你们合作。”

  当然,白兴福跑过来说这些,自然有自己的顾虑:“我们厂账上资金没有那么多,不知道价格是多少,贷款的话不知道够不够?”

  许如意问了问他们的资金,当时就提供了一个办法:“不如这样,你们账面资金付一半,也不用贷款,跟我们签个合同,欠的钱投产后,每年按着比例归还。”当然,许如意还给了建议,“你们工艺这么好,如果在其他方面有所提高,绝对是有优势的。你们想过,重新设计吗?”

  白兴福当时都迷茫了:“这就是新设计的车型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