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1980_分节阅读_第193节(1 / 2)

  但这次国际会展,燎原厂太能打了,吸引了所有的目光,回来后,张元他们也是忙得不得了,倒是长崎他们,预后不好,自然着急让燎原厂提价。

  许如意还是那套话:“我现在就在津门,这边还有事,不如过几天回去再定。”

  川野清也是急了,实在是飞跃的苗头不好,夏国政府似乎对此有严办的趋势,他们的大使馆如何交涉,都没有放人,甚至都没有让他们见到人,他怕影响到后面的签约。

  “许厂长,你要不没音讯,要不不接电话,要不推诿时间,你不会,不想签吧。”

  许如意直接回:“川野先生,你如果不会说话,我会让北原换个人。”

  等着挂了电话,川野清还是觉得不放心,立刻给北原打了昂贵的跨国电话,向北原详细地说明了他的感觉。没想到,北原听了后哼了一声:“你的顾虑是对的,她本身也不可能乐意跟我们签约,不过,这不是她乐不乐意,而是形势逼她如何。”

  “他们最近很嚣张,以为拿住了松本洋一就会怎样,那不过个夏国事业部的负责人,他想要拿到好业绩,行贿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夏国还是需要我们的技术和资金的,根本无伤大雅。不过,我们该让她知道,不签约的下场了。”

  正说着,秘书敲门进来,小声说道:“社长,通产省小泽先生要见您。”

  北原愣了一下,通产省就是日本的工业产业部门,小泽是他刻意交往的官员,他怎么突然来了?北原连忙挂了电话起身,赶紧过去了。他以为是一些杂事,毕竟小泽需要他办理的事情很多,没想到的是,小泽一见他就说了一句:“你们惹大事了。”

  北原没吭声,小泽接着说:“有人向禁运主席埃威姆举报,你们为了让燎原厂提价,挽救被抢夺的市场,愿意向夏国转让禁运条例中的相关技术,目前已经开始调查。我这是冒险通知你,我现在就离开了,你一定要做好准备。”

  小泽显然也怕出事,左右看了看,戴上了帽子,扭头就离开了。

  北原在原地坐了好一阵,秘书小声问:“燎原厂那边要不要停下来?”北原摇摇头:“提价至关重要,不能打断,按着我说的办。哈,”他笑了一声,“小小风雨,又能如何?怕他作甚?!”

  却没想到的是,松本洋一的确只是个夏国事业部的负责人,但这个身份已经足够代表一些问题了。

  10月30日,这一天的一大早,很多看报纸的人们,惊异地发现了一件事,今天的《法制日报》居然用整版刊登了一件他们都想不到的案件:某外资汽车公司为了合资居然会行贿?某些地方官员居然会收受大量贿赂,送子出国,甚至差点逼死不愿合资的厂长?

  报道一出,一石惊起千层浪!

第113章 两章合一

  这篇报道足足用了整版,上面详细写出了事情的始末。

  不过报道方式,却是和原先的稿件完全不同,因为第一句就是:在1983年的深秋,市汽车一厂厂长白伟(化名),当着市机械局局长郝仁(化名)的面,一头撞向了居民楼。

  这个开头,几乎吸引了所有的人目光。

  这明明说的是行贿受贿案件,怎么会以这样的方式开头?可谁又不想知道,后面发生了什么呢?很多人直接付了钱,就忍不住拿着报纸看了起来,还有一部分人,本身并没有购买《法制日报》的想法,可是看到了别人看或者是这个头版故事,也忍不住扫了一眼。

  一眼就拔出不来了,最终掏钱买上了这一期。

  故事虽然是用了这么一个骇人听闻的导语,但讲述还是从头开始,那自然就是平静的汽车一厂突然接到了一个不合理的电话——在没有任何通知下,在没有任何人征求意见的情况下,他们被通知,要合资了。

  随着故事的慢慢发展,老厂长屡次找到郝仁汇报都不曾得到解决,事情也慢慢起了变化,人们的情绪都随着波动起来。

  “这太不负责任了吧,明明是二厂,突然换了一厂,这根本不合适。原来效益的不好的二厂还是效益不好,可效益好的一厂却被合资了,他们产的小汽车自然也就不能生产了,这根本不合理。”

  “可不是。还说让二厂接了一厂的设备和订单,二厂如果有这个本事,就不会效益低下发不出工资了。这纯粹是胡闹,这个郝仁怎么做这样的决定?”

  “我看这个郝仁就是有问题,要不就是他能力不够,看不清楚这其中局势,日本人说什么他干什么,要不就是,他有猫腻!”

  这话一出,很多人都觉得,后面这个猜测有些过分了:“那倒不至于,现在合资是大趋势,咱们市里多少厂子都争着合资呢,大家都觉得合资是好事,这个郝局长八成也是这种观点,所以觉得即便给了一厂,也是对他们好。”

  “就是,我可是听说了,咱们日化厂合资的话,人家出钱进口设备,还给出技术和配方,投资上千万,到时候生产的全都是国外流行的化妆品,还能出口呢。这不是升级了吗?我可是用过我姐姐的日霜,是姐夫出差从法国带回来的,哎呀,那个感觉真的特别好,而且香味也跟咱不一样,很淡雅,不像我们的,香的腻人。”

  不过,当他们看到白伟拿着厂里的专利和利润表跑去找郝仁说服的时候,郝仁的态度,不少人的感觉就有点变化了。

  “我怎么觉得不太得劲呢。”

  “就是啊,你看看,这个一厂其实没必要合资啊。他们一来自己的技术就不错,不是说他们的工艺特别好吗?二来还和燎原厂签了订单上新生产线,燎原厂我知道的,前一阵子他们出了燎原一号,后来又出了燎原二号,都是数控机床,比日本的还好,那不引进他们也进步啊。”

  “我也觉得是,挺奇怪的,干嘛这么着急啊。而且,他什么态度啊,人家白厂长是好好说明,他怎么能把人赶出去,还把资料都踩在脚底,他不应该是列数据进行说服吗?”

  “不行,我好气啊。”

  “我也觉得,感觉他这人工作态度有问题,有点怀疑他了。”

  不过也有人持反对意见:“你们这都是感情用事,要是一个领导,已经决定的事情,千次百次的都说了,对方还是不配合,还跑到家里絮絮叨叨,把人孩子吓坏了,谁不烦?这就是看着这种冥顽不灵的老顽固真的生气了才这么做的。”

  “合资有什么不好,他们汽车好,怎么没有全国大卖?他们好怎么咱们汽车还是不如人,只是比同行其他好点而已。还和燎原厂定设备,汽车只是设备问题吗?设计呢,各种性能呢,要是这么简单,人家国外汽车公司的研发部门都是摆设吗?”

  这样的争吵到处都有,让许如意来说,毕竟这会儿的人很纯粹,讲究的还是人人为公和大公无私,所以很少有人会觉得,一个官员能做到什么程度。

  但随后就不一样了,白伟当面撞头,两人都被带走,让人心痛又唏嘘。

  “白伟是真急了,可是有情可原,他是真的爱厂心疼啊。”

  “这就是老实人,明明有理可是却说不出来,也没人听,最终只能选择伤害自己的方式,来引起注意。”

  “这太惨痛了,我都不忍心看下去了。”

  可不会有人半路停下的,闹成了这样,谁不想知道,最后到底怎么样了,这毕竟是《法制日报》啊,那就是犯法了。是逼迫合资出了人命吗?还是其他的原因,大家都想知道。

  但是这会儿,原本热烈的讨论,再也不复存在,无论是在办公室里边看边说的同事们,还是一个人读大家听的车间里,亦或是在大学宿舍里教室中,再或者是其他任何地方。

  这样沉重的话题,没有人愿意再讨论了,他们只是看下去,想知道白伟怎么样了,到底是什么样的结果,但越看越心惊。

  公安从他的儿子偷偷学日语发现端倪,居然查到了他已经在准备去日本留学,这可是不正常的,他的儿子都已经三十岁了,怎么申请留学呢,随后顺藤摸瓜,居然摸出了一条惊人的线索。

  ——这居然是那家准备合资的飞腾汽车提供的资助。

  为了在合资中得到满意的条件,飞腾汽车为郝仁的儿子提供了日本的研究生就读资格和一笔全额奖学金,除此之外,他们还为他的儿媳提供了一个全职职位,这个职位可以提供安家费高达10万美元,并且每月还有数千美元的固定收入。

  可郝佳伟的儿媳妇不过是个初中毕业生,在津门汽车二厂干的事收发员工作,根本没有任何拿到这类工作的条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