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1980_分节阅读_第213节(1 / 2)

  厂规就是开除,不过一般情况下,厂里都会给一次机会,先记大过,如果再有发生才会按着厂规走,但显然,这次许如意并没有手下留情。

  罗勇点点头:“就应该这样。武小双的老婆也调个岗,会计不太合适,我跟武厂长说。”

  许如意同意这个,倒不是株连,而是防患未然,这对燎原厂好,也对他老婆好。

  武小双挑事儿反倒被打,没造成什么更坏的影响,听说是拘留了一个星期。

  许如意忙得很,对他没有什么关注,但潘华是个万事通,跟她聊过武小双的结果:“他出来后瞧见是自己老婆接的,都蒙了,没想到把他开除了。然后就去罗厂长那里闹,罗厂长是按着厂规办事的,他也挑不出毛病,就扬言说什么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以后要看燎原厂的下场。”

  “听说他去找那个日本人了,不过没有入职,人家说,目前夏国工厂还在筹备中,不用技工,什么时候需要,会联系他的,所以,他现在没工作了。原先孟敬祖他们说合同的事儿,大家就对日本那边要人不感兴趣了,如今武小双这下场,大家倒是彻底死心了,最近车间里生产又恢复原样了。”

  许如意点点头,算是知道了。

  她低头看的是齐丰在日本的分公司,给她传来的一份报纸,上面有这样一条新闻:《野口机床公司宣布退出日本机床制造协会》。

  这才不到一年时间,他们已经撑不住了,开始从内部瓦解了。

  许如意简直是眉开眼笑:“真是好消息!该我们出手了。”

第131章 两章合一

  事实上,野口机床公司的事情,已经在日本机床行业发酵了一段时间了。

  这还要从日本机床行业的规模说起,虽然如今日本数得上的牌子不少,足足数十个,无论从什么方面看,都可以称之为机床大国,但实际上,这几十个牌子只是九牛一毛,日本的机床企业就有数千家。

  这里面如东陆、古田和长崎这样大而全的机床企业不少,但更多的是小而精。

  野口就是其中一家。

  这家企业已经有三十年的历史了,创始人野口一郎毕业于日本最好的大学的机械系,毕业后工作了一段时间,最终出来创业,开设了野口机床公司。开始的时候,员工只有六个人,设备只有普通的万能机床。

  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们接受订单——那会儿的日本开始飞速发展,机床并不是一个可以由任何一家工厂完全包办的行业,大厂们只生产关键零部件和负责最后的装配调试,所以野口拉来了很多不重要的零配件订单。

  他们由一家小型的根本不上道的小作坊开始,三十年间,靠着口碑成为了一家小型机床公司。

  如今整个公司工厂一座,厂房一个,铣床刨床磨床镗床行车都有,还有个小型热处理实验室,和装配车间,原先是生产各种专用铣床,后来数控时代到来,他们主要是生产数控铣床。

  在燎原厂没出现之前,他们虽然不如长崎他们的名声大,但因为专注一门,口碑一直很好,订单也常年不绝,可以说,看着不明显,但日子过得很香。后来燎原厂出现了,大幅度的降价的确给他们造成了一定的困扰,但别忘了,他们船小好调头,很快就找准了定位——专做定制。

  燎原厂只是数控系统,东阳厂他们才是数控机床,但是他们这样的大型工厂,很多细致化的服务绝对不会有野口他们这么妥帖的,因此,慌张了一段时间后,他们的节奏又恢复了正常。

  虽然不如原先那么轻松,但终究是日子不错。

  问题就出在所谓的联合,为了所谓的封锁燎原厂,他们几乎一刀切一般,将所有的产品价格向下调了三分之一,将利润全部挤出去了。

  一开始提出,野口一郎的儿子野口春树就不赞同:“父亲,没有这样的封锁。过去他们借着禁运条例,对夏国实行技术封锁,只是不卖给他们而已。但现在这是什么?这是自损一千未必伤敌八百。”

  “我们和长崎他们还不一样,长崎还有高端数控机床,还有机械臂,但是我们只有这些,这就等于,我们全部都在赔钱,这是不合适的,也是不合理的。”

  但是狂热的野口一郎并不同意这种说法,他的想法让野口春树根本不能理解,他们必须要将燎原厂干掉,否则的话,日本的机床行业将会一蹶不振,再也没有恢复的可能。

  用野口春树的话说,这简直就是疯了。不管自己家,却要管整个日本的机床行业?

  可是,他并没有任何话语权,虽然这会儿已经是现代社会,日本有着各种法律法规保障每个人的权益,但是在野口机床公司,创始人野口一郎是唯一的发号施令者,他们必须听从。

  厂子开着,因为降价,大量的订单涌了进来,他们比过去几年都要忙碌,但是账本上却没有多一分钱,用他的母亲的话说:“关闭都比现在强。”

  可是野口一郎依旧不松口,他甚至还经常跟野口春树探讨如今的情况:“燎原厂几乎没有外贸订单了,那些不发达国家工厂和企业,根本没有对数控的需求,他们的机床技术水平,跟我们差距三十年呢。”

  野口春树会说:“他们有内贸。”

  每当这个时候,野口一郎会点头,“是的,疯了的夏国人,居然拒绝了我们的提议,跟燎原厂共同进退。他们就像是当年一样,简直不可理喻!”不过即便这样,野口一郎也不会松口,“内贸虽然看着繁荣,但都是一时的,夏国的经济并没有发展到需要那么多数控系统的地步,很快,据我估计,一年半,他们就撑不下去了。”

  “当然,他们还有手推车厂,还有锅炉厂,不过,那些机床厂可是没有这些的,没有订单没有利润,工人发不出工资吃不上饭,燎原厂能救他们吗?这么多厂家,只要一个站出来说,我要用日本的数控系统,我要外贸订单,他们所谓的团结一致,就彻底攻破了。”

  “你要知道,”野口一郎笑眯眯地教育自己已经年过不惑的儿子,“夏国人是很讲面子的,他们虽然心里有想法,但是,因为大家都不说出来,所以自己宁愿咬着牙齿活血吞,也不会提出来。但是,一旦有一个人说出来了,应者如云。到时候,你就可以看到,什么叫兵败如山倒。”

  野口春树皱着眉头,他并不觉得父亲有什么对的,也许他说得对,但是为什么不低头看看自己家公司的情况呢。

  行业是日本的行业,他们为什么要为此遭受损失呢。

  他试图劝过:“燎原厂不会没有办法的,燎原厂在苏联开设了分公司,有消息说长崎和古田他们扔在苏联的设备,是燎原厂目前在想办法组装。”

  野口一郎直接摇头:“他们肯定会想办法,但是他们没有那个水平,他们不可能成功!”

  野口一郎的固执让野口春树毫无办法,但转机就发生在3月。日本人最爱就是温泉滑雪,野口一郎虽然嘴上认为需要为大日本帝国奉献,但是入不敷出也让他愁肠满肚,所以家里人提议不如去泡温泉滑雪。

  野口一郎难得答应,谁料活动完泡着温泉就出事了,等着医生过来,人已经不行了。

  野口春树一直觉得,他父亲的身体还有二十年,他认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是日本赢了,他们想要恢复元气,也需要很长时间,毕竟,他们的产量就在那里。谁能想到,父亲居然这么走了?

  办完了丧事后,作为独子,野口春树成为了野口机床公司的社长,他这会儿才发现自己居然真正有了权力,那么他肯定不会愿意再当这样的傻瓜——他直接在报纸上发表文章《降价是在损毁日本机床行业基石》。

  内容就是他们这样的小厂为了所谓的封锁,正在艰难地支撑。而这样的厂子虽然看起来并不起眼,但合起来却是一股强大的力量,他们才是让机床行业可以正常运转的关键力量。

  如今这种政策下,这些工厂企业必将关停。他认为:就像是从来没有一个王朝可以永久统治一样,也从来不会有任何一个机床公司可以永远霸占市场。他们的路一开始就走错了。

  这篇文章如果是早几个月发,恐怕很多人都不会觉得如何,但偏偏这个时候,他们之间的对抗已经进行了半年多,刚刚过了一个年,账目一清二楚。去年的利润全部搭了进去,而且还有赔。今年算起来,更是一笔可怖的数字,偏偏燎原厂一是在美国电视购物弄得红红火火,二是内贸搞得浩浩荡荡,没半点受影响的样子,早就有人心中有异议了。

  不过就像是野口一郎说的,人都是从众的,都害怕当出头鸟,但凡有一个人站出来,就会有人跟着站起来。

  不过野口一郎从未想过,站起来的人是他的儿子。

  野口春树的文章就像是一颗巨大的石头投入了平静的湖面,根本就不是泛起涟漪,而且激起了巨大的波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