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君主立宪?(2 / 2)

现在诸葛亮死了,刘禅他难道可以简单直接的仅靠一纸诏书,就将蜀汉的军政大权全都收回自己所用么?

难不成这汉中的上上下下,无论文武,都和他诸葛亮一样是守节知礼,谦退忠诚之人么?怎么可能呢?”

“难道诸葛丞相以为,蒋琬费祎,杨仪魏延之流,其才能,尤其是德行,真的和丞相本人一样值得信赖么?一份建立在执政者的高洁人品之上的君主立宪,焉有不败亡的道理?”

观光车上,诸葛亮面对慕容哲彦的诘问,一时之间,居然无言以对。

“诸葛亮要是真想做好交接,不是不行,那就需要在他临死之前,别去搞什么北伐了,而是直接带着他的十万大军,回到成都。”

“然后用一到两年的时间,将丞相府解散,将权柄依次还给刘禅,让刘禅早一点亲政,这样的话,等到诸葛亮死后,这份权力刘禅才接得住,蜀汉的政权也才能稳固住。”

诸葛亮闻言有些无语,道:“那就错过最后的北伐良机了,况且若是军政归于成都,恐怕大汉再也没有北伐的机会,如此岂不是背弃先帝遗志?这般愚忠,难道就是对的么?”

慕容哲彦闻言哈哈大笑,道:“看来兄弟你跟我的所见略同啊,我也认为,诸葛亮肯定没那么忠,他本质上就是个权臣么。”

诸葛亮:“…………”

“这就是诸葛亮的错处了,”

“三国时期,乃至于此前的两汉时期,历来都是以军权为重,从来都是大司马,大将军辅政,西汉时候的丞相,如周勃陈平之流,也都是军功立世,诸葛亮既死,凭什么不许人家魏延生出什么非分之想呢?”

“诸葛亮的所谓遗命,含糊不清,也没给蒋琬作为继承人铺路,蒋琬的资历不如杨仪,兵权军功不如魏延,刘禅虽是一国君主,但当了十几年的吉祥物还远离权力中心,这蜀汉没有发生一次大规模的内斗,只死了一个魏延,简直都是奇迹。”

诸葛:“…………”

“如果诸葛亮晚年死之前,真的明确了继承人,而且提前做好培养,最重要的是,将蜀汉的丞相任免,谁来当丞相,如果能够形成一套法度,让蜀汉拥有一套真正凌驾于刘禅之上的宪法,那自然就大不相同。”

“让我家丞相立下一个内部选拔丞相的规矩?”

魏延听这网红哥们这么唠,一时间也愣了。

“这不就是欺君了么?”

“欺君怎么了?不是说好了令出相府,祭由宫中么?又没人造反,你魏延要是当上了丞相,你会造反么?”

魏延摇头:“陛下远在成都,又并无掣肘大军之举,为何要反?”

“这不就是了,谁知道所谓的诸葛遗命是真的还是假的,蒋琬费祎拜相,资历上确实是有点不够格么,刘禅这个皇帝实际上是命令不动汉中的人的,这才以丞相遗命为借口,就坡下驴而已,况且当时魏延和杨仪应该已经都火并完了。”

“如果诸葛亮死之前能定下一个制度,说明了,哪种条件下,谁能当丞相,只要定的这个法子公平公正,你魏延,他杨仪,包括蒋琬、费祎、董允、姜维之流都没有异议,互相之间对这个法子认可,这魏延和杨仪又怎么会打起来?”

“事实上蜀汉自诸葛亮死后内部斗争一直挺激烈的,尤其是到了后期,成都与汉中的矛盾都公开化了,如果不是诸葛亮心软没有彻底限制死刘禅的权力,又怎会如此呢?”

魏延闻言,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原来万般不是,都是丞相的错,怪就怪他太愚忠了,对自己的身后事安排的不行啊。”

“原来如此,这么说来,我大汉最终亡于内斗,倒是本相的错了,慕容先生,是不是若是本相在临死之前真的立下这样一个,连天子都无法干涉更改的规矩来选丞相,这是不是就是你说的,宪法呢?如此,岂不是乱臣贼子?难道本相,唯有当个乱臣贼子,才是对的?”

“可这就是政治的进步,是文明的标志啊,哎~每次一想到如此,吾就不禁扼腕叹息,咱们中华文明,明明是有着早一千多年就先走上君主立宪之路的啊。”

诸葛亮闻言,默然不语,面色上却是不怎么好看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