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武皇第一女官_分节阅读_第565节(1 / 2)

  姜握印象中最深的印象,其实是《金瓶梅》里,西门庆喝过的土豆泡茶——跟西门庆喝的另外一种‘芫荽(香菜)芝麻茶’,一并给姜握留下了深刻印象,觉得会是黑暗饮料。

  由此可见土豆也是明朝就有了,但据史载,土豆作为农作物的种植,却是直到道光年间才有比较多的记载,一直要到同治(1875左右)年间才在全国有一定的种植,那都是清末时候了。[1]

  但这里,她先得到的是土豆。

  其实土豆与红薯各有利弊:

  论优点,土豆淀粉含量大、亩产量高,耐寒耐旱,且块茎耐储存……因这诸多好处,姜握记得她来到这里之前,故乡还启动了‘马铃薯主粮化战略’。

  而且除了作为救灾粮食的优点外,土豆还可以作为药用,比如叶茎能提炼龙葵素,再有西门庆之所以喝土豆茶,也是在《本草》上有记载,土豆(生服)可清热解毒。

  当然,还有一点就是……土豆真的好吃,姜握觉得土豆是怎么做怎么好吃,她之前吃薯条,就沾土豆泥,被妹妹震惊称为‘原汤化原食’。

  不过,土豆作物的缺点也很明显——

  哪怕后世离了土豆就不能活的欧洲诸国,也不是一开始就接受土豆的。

  比如法国,是用了二三百年才接受了土豆,最开始都称它为‘魔鬼的食物’。最开始许多贵族种土豆也只是为了欣赏土豆花。

  那时候,土豆都是快饿死的人才肯吃的食物。

  除了新食物被人接受需要时间外,土豆本身生芽有毒等特性,也加大了传播的难度。

  再者,薯类作物长期种植退化,影响土壤,产量逐年缩减的问题,确实是需要更多农业知识来解决。

  毕竟“制土豆的脱毒苗”,比起谷物留去岁佳种种植,要来的麻烦。

  姜握托着手里的土豆。

  但这对她,对如今有教材可以参考的农学院并不是什么太大的难题。

  薯类,很快就会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因此,从去岁起,每回见到土豆,姜握心情一直很好。

  此时还拿来问小太白星——

  “你知道为什么马儿脖子上拴的铃铛归土豆管吗?”

  小李白认真想了,想的小脸儿都发红了,也没想到土豆跟马铃铛有什么关系。

  就摇了摇头。

  门口,随着姨母发问,曜初也跟着想来着,但她居然也没想到。

  答不上姨母的问题,这对她来说,也是罕有的事儿了。

  于是曜初也极为认真等着听答案。

  只听姨母道:“因为土豆就是‘马铃薯(署)’啊。”[2]

  曜初:……

第381章 《自传式指南》

  延载元年端午前。

  蓬莱宫中,新帝难得有些心神不定,搁下了朱笔。

  殿内弥漫着夏日艾叶松香的气息。

  见皇帝搁笔,服侍在侧的宫人还以为陛下要用点心,便略上前一步轻声请示:“回陛下,皇后宫中、薛承旨(六品,以代从前宝林)、胡奉栉(正八品,以代从前采女)处,都送了亲手做的青团来。”

  话音还未落下,就见陛下摆手。

  宫人便不再多说,意欲退下。

  如今能进蓬莱殿内侍奉的人,都是自东宫跟过来的得力可靠人,很了解陛下的心意。

  此时宫人还在心里为敢于送点心的二位感叹了一下:这也就是才被勋贵之家送入宫,完全摸不透陛下的性子,还如此主动想要表现。

  然而陛下与太平长公主不同,她只喜欢安静不生事的人。

  所以从东宫起,陛下的内宅就一直是大猫小猫两三只的样子,且基本都是各种缘故才入了东宫。

  陛下自是不会用他们送来的点心。

  尤其是号称‘亲手做的’,陛下就更不会用了:何苦放着那么多熟知她口味的御厨手艺不用?更何况,若他们厨艺不精细,说不得艾叶淘澄的都不干净。

  就在宫人准备退下前,忽然又听陛下道:“把皇后那份留下。”

  宫人:诶?果然还得是皇后。

  而皇帝想的则是:唐愿是曾随姨父学过怎么做点心的,他做的既能合阿鲤的口味,想来姨母也喜欢。

  正好留下等姨母过来吃。

  而姜握要过蓬莱殿来单独面圣,也是皇帝心神不太定的原因。

  以至于她看着眼前碧生生的青团,都觉得扎眼,不由闭了闭眼睛:其实过去那么多年,都是姨母在身边的时候,她觉得最安心,总有所依靠。

  可这回不一样。

  如今母亲已经禅位于己,她再见姨母反而觉得不安神——曜初生怕姨母是来致仕辞官,永不入朝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