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自己造45(1 / 2)

   研究发动机和生产自己摩托车的事情,陈怀庆现在倒是还不急,有不少准备工作需要做,首先就是得要找人。

   研究个东西,总是得要有研发人员吧!

   而现在,全部研发人员,都在研究所、大学和国企内。

   流落在外的,基本上没有。

   另外一个事情,找摩托车配套厂直接拿零配件的事情,并不是那么的顺利。

   通过正规渠道拿货,根本就不行。

   人家一听你是个体户,直接就拒绝了。

   看不起个体户咋的啊?

   人家还真的看不起。

   不仅仅厂长,连普通民众,对个体户都看不起。

   对此,陈怀庆也无奈得很。

   还是肖卫东去找关系来搞这个事情,通过关系,倒是从一些配件厂里面,拿到了些配件。

   “有些配件,是进口的?”

   肖卫东:“嗯,国内生产不了。”

   陈怀庆瞬时的有些坐蜡,摩托车在未来那属于烂大街的玩意,可在当下,的确实实在在属于高科技产品。

   是的,没有看错,就高科技产品!

   1981年的时候,嘉林厂和田本公司签署了技术合作协议,其中cj50在获得了田本公司的技术之后,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仿制品。

   能够本国产的,自然本国产。

   可摩托车核心部件上面,依旧得要进口。

   说实话,陈怀庆之前的时候,真的没感觉那些零部件有多高的技术含量。

   揉了下额头,陈怀庆知道,是因为自己还没有完全适应这个时代的缘故。

   在材料技术上面,此时的华国,和霓虹国还有着不小差距。

   八十年代的霓虹国,不再是五六十年代的时候,需要仿照欧美产品,走低端市场的霓虹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