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2 / 2)

  在卢丽女士的360度拍摄下,父女俩被要求摆出了各种姿势,最后在大毛一声高亢嘹亮的“吉时到”中结束。

  桑宁手握剪刀,咔嚓一声剪断红绸,止不住的笑意盈满双眼——桑爸这座摇米机盛大起航,饭票大业稳住了基础!

  卢丽女士拍完照,桑原远这个二十四孝老公便非常识眼色地开车送她回家看剧本。

  而桑宁则给自己找了个打发时间的新爱好——绣花。

  在别人开始干活时,她笃悠悠地转出去,找到了大为家。

  联西村有一项流传已久的绣花技术——绒绣,不少村民还在靠这项古老技艺吃饭。

  其中尤其以大为老娘的技术最为精湛。

  起初桑宁一眼看出大为身上的钥匙串不一般,每一把钥匙身上都套了个别致的绒布套,还绣着精致的文字。

  她让大为带她去家里看看绣花的过程,一看便看出了兴趣。

  那天她上门玩时,大为他妈和媳妇刘雪娥正坐在天井里就着自然光绣花。

  绣架上绷着底布,一针一线绣完后用特殊的工具把绣线剪断,再用小刷子一刷,便呈现出栩栩如生而立体的画面。

  她看了两天摸清楚整个绣花过程,今天便正式要求上手试试。

  大为妈拿出一个小绣架,给她上好布,正要手把手教她画底稿,她刷刷几笔便用碳条勾出了底子。

  老太太推了推老花镜,看不出半点毛病,便说:“来,那奶奶教你怎么下针。”

  她正要握住桑宁的手下针,却看到她已经刷刷走起针来。

  老太太一愣,桑宁没注意到她正要握过来的手,只感觉到靠近的气息有所波动,于是头也没抬地问:“大为奶奶,你看我这样对吗?这针是这么走的吧?”

  “对,哎哟我真的老了,跟不上你们年轻人学手艺的速度了。”老太太感叹了一声,看着媳妇手上的绣布,又叹了一声,嘀咕道,“老大媳妇,我怎么觉得你这针脚还不如桑家闺女呢!”

  大为媳妇刘雪娥不信。

  这种绒绣极其看重针脚的细密均匀,针法又很复杂,她练了这么多年才勉强够得上“良好”这个验货评价。

  于是起身走到桑宁身后,这一看把她惊呆在了原地。

  只见桑宁左右手同时开工,两只手十个色线,走线异常均匀细密,且分毫不乱。

  短短几分钟就绣出了一朵带着绿色花茎和花萼的荷花。

  这份手艺别说她没有,就连绣了一辈子的婆婆也没有。

  她像被雷劈了一般站在原地不动,“这这这”了半天,说不出一句连贯的话。<hr>

小贴士: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span>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年代文 穿书 女强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