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大明危矣!”(1 / 2)

  要知道,这世上不被人妒是庸才,史册中于少保力挽狂澜撑着朝局,做的事多弹劾他的人也不少,不过是景泰帝一概不理会罢了。

  可现在战事都没起,就有人弹劾兵部尚书,是不是太……

  她还没想完,就见兴安头更低了,小声道:“是有朝臣上书规谏陛下。”

  姜离震惊了:弹劾我?!

  她着实是惊讶中还带点委屈了:自从废除殉葬事后,她除了时不时叫礼部来追踪一下此事后续外,可什么都没干,每天无害的摆烂。

  于是她诚心诚意疑惑了:“朕近来什么也没做吧?”怎么还有人弹劾?

  兴安:……

  陛下,就是因为您什么也没做啊!

  四月您病重不说,可如今从五月初一到现在,陛下依旧免了所有的常朝,甚至十五的望朝都免了。

  不但如此,连为祈风调雨顺的祭祀圜丘方泽,五月夏日例祭的司灶,为表皇室重视儒学重视教育的经筵日讲,以及祭祀孔庙先圣……陛下您全都没去啊!

  问就是能免则免,不能免则郕王代行。

  朝臣们已经二十多天没见过陛下的龙影了。

  兴安满肚子答案,就是说不出口。

  好在,皇帝没再继续发问,只是伸手:“奏疏拿来朕瞧瞧。”

  第15章 “大明危矣!”

  乾清宫。

  姜离从兴安手上取了奏疏:让我看看哪些部门哪些人在骂我。

  她翻过前几份,都是都察院御史对皇帝荒疏朝政的进言。

  但言辞比较泛泛,说的都是请陛下‘上敬天地,下保祖宗基业’之类的套话。

  姜离甚至读出了一种‘陛下如此懒政,连面子都不敷衍,作为御史我们不得不谏。但痛陈利弊的前车之鉴们都有点惨,所以我等就走流程上书规谏一番’的感觉。

  谏了,但又没完全谏。

  简称‘如谏。’

  只有一本,言辞非常恳切甚至有些激烈,直接指出皇帝不该再信重奸宦,怠荒政事,应当急改前非,惕然警觉外患将至,否则必有祸焉。

  并恳请要当面陈事于陛下,虽死无憾。

  这份才是真的弹劾。

  姜离去看署名——王恕。

  诶?意外的熟悉,一定在哪儿听过。

  兴安倒完全不觉得皇帝会知道这位写奏疏的勇士,毕竟这位年轻官员是去岁正统十三年才刚刚中进士,今岁才进了朝堂正式当官,属于朝廷特别新鲜的一份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