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阎王点名(1 / 2)

  因皇帝方才表示他说完前不要打断他,诸臣工都憋的要死,心思灵敏的腹稿都打了几千字,就等着一会儿突突突上谏。

  而且中心主旨大同小异,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陛下您得听劝啊,要是执意带着王振执行这份作战计划,臣等怕陛下您此次亲征有去无回啊!

  就在他们翘首企盼皇帝那句‘朕言至此,诸卿可有异议’的时候,却听皇帝说出了下一句话。

  “到时候,你们也要多听王先生的建言。”

  文武百官:到时候?你们?

  等等!‘你们’是什么意思?!

  只见皇帝早有准备,从龙袍袖内取出一个扎着红色蝴蝶结的纸卷。

  群臣眼睁睁看着陛下拆开纸卷。

  纸上的字力透纸背。

  站的靠前和眼神好的朝臣们,都看得出这纸上密密麻麻,大约写了上百行的东西,长度很可观。

  以至于此时皇帝手里的纸卷完全展开垂下来,都垂到了皇帝的膝盖下方。

  这是?

  这不会是……!

  “咳咳。”姜离轻轻清了一下嗓子。

  “下面,朕来亲自点一下,此次荣获扈从御驾亲征名额的文武官员名录。”

  朝臣们:……

  姜离在朗诵前,看着面前满朝文武,忽然体会到了一句歌词——

  他们的沉默震耳欲聋。

  **

  朝堂之上,面无人色者众多。

  虽然皇帝说的是:诸位随朕一起率大军出征,可是克绍箕裘,继承祖业,建立煌煌伟绩的荣耀之行!

  但落在群臣耳朵里的却是——

  朕活够了,你们呢?

  第19章 阎王点名

  群臣们看着丹陛上的年轻天子启唇。

  仿佛听到了阎罗殿的召唤。

  如果系统能够带给姜离读心术之类的金手指,那么她就会感慨,群臣们的想法真是……一点儿也没‌错。

  姜离手里拿着的是一份货真价实的死亡笔记。

  这‌上面的名‌字,正是来自于为了祭祀在土木之‌战中阵亡文武官员与将士,景泰初年所立的显忠祠内的牌位。

  就在显忠祠正殿门口还挂着一对楹联:“故老尚余哀,兵溃不堪论往事;诸公应□□,君存何必问微躯。”*

  多么冠冕堂皇的话。

  反正要是她,是绝不会为‘君存我死’而感到安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