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番外1.1(2 / 2)

  齐齐三叩首,苏白轻声说道:“妈,我和司望来接您回家。”

  有风拂过他们的发顶,李树枝桠沙沙摇曳,落了他们满身雪白。

  阳春三月,最好不过的时节,最好不过的风光。

  作者有话要说:

  正文完结~

  其实诸位也能看到,文中还是有很多缺憾尚未弥补完,但我写这篇文的本意也不在于弥补缺憾,而在于总是有这么多缺憾,我们依旧有我们的欢喜。

  我慢慢地写,慢慢地也总结了我自己行文的规律,即是我一直都是在围绕着“世间皆苦,唯爱可欢”的主题来进行创作,这一篇估计很明显地能突出这个主题。

  非常开心能再次完结一个坑,今年的耽.美就到这里,我大概会填一下《有亏》,以及写一下完结篇的番外,暂时就不开新文。小号的言情正在写,一片很轻松的校园文《徐徐》,感兴趣的可以去瞅瞅。

  谢谢大家一如既往对我的支持和包容,咱们下一个新坑再见~

  以及正文完结了,有什么想说的直接冲我来,让我尝试一次被评论淹没的快乐吧(躺倒)

  又以及,番外会写的,只是更新有点慢,争取在十二月底搞完所有番外(立个小小的flag)

  完结撒花~~

  第47章 番外1.1

  苏镜原名苏靖,家族里颇有声望的老族长给翻书取的名儿。

  但家里一直管他叫“靖子”,后来去上户口,登记员问是哪个靖,爹大老粗一个,只能含糊地说:“靖子的靖。”

  结果让人家误会,真给他登记上:“苏镜”,镜子的镜。

  等苏镜七岁开蒙上学后,打老师那儿才知道,他户口本上的名字给登记错了。

  错了也就错了吧,是这个读音就成,反正家里没几个人字儿的,就连苏镜自己也是读几年书混混日子,待到年纪上来后,就得去隔壁镇子拜十里八乡都很有名的老木匠为师。

  父母一直认为,学一门手艺,可比读死书强得多。

  毕竟他们能接触到的学校,只有迟曲乡由破庙改建成的公立小学,两三个老师,百十个学生,每天上课得花费掉足足半天的农活时间,孩子学完回来了念首“床前明月光”都打磕巴,数个苞谷都能数昏头。

  不仅没能学到什么,每学期开始还得交学费,苏镜的大哥就是因此只读了个三年级,学会百以内的加减法后就辍学回家种苞谷挖洋芋了。

  苏镜得以上到小学五年级,多亏了村里要“消灭”文盲,强制要求家里面有六岁以上十二岁以下的娃娃都得送进学堂。

  没有小学六年级,小学六年级就是去隔壁镇子的初中上初一,初中上四年。

  上完初中还有高中,上完高中还有大学,原本爹妈等待苏镜读完五年小学就已经不耐烦,就更别提什么初中高中大学。

  村里的医生说,读完大学也不是学习的终点,要活到老,学到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