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迎新序曲42(2 / 2)

“得得得,看你说的,我这不是刚夹了片豆腐嘛。”王硕笑着回应,又迅速地从锅里捞出一大块羊肉。

王澍也没闲着,他一边忙着涮肉,一边还不忘加入谈话:“你们俩就别争了,这火锅里的每一样都是我的最爱。”

史父在一旁看着这三个小伙子,不由得摇了摇头,嘴角却挂着宠溺的微笑。

他手里拿着一把锋利的菜刀,熟练地将新鲜的蔬菜切成适口的大小,然后一一摆放到盘子里。

“爸,您切的菜真是艺术品啊,每片都这么均匀。”史岚一边夸赞着父亲,一边将调料准备齐全,为火锅添上了最后一道工序。

“行啦,你们仨就别光说不练了,来,尝尝这汤底味道怎么样。”史父将一勺热腾腾的汤底盛到小碗里,递给了王澍。

王澍接过小碗,小心翼翼地吹了吹上面的热气,然后小口品尝。

“嗯,味道真不错,史叔的手艺绝了!”他满足地点了点头。

史佚生也不甘示弱,连忙夹起一片薄薄的羊肉,在锅中轻轻一涮,然后沾上调料,递给了史父。“爸,您也尝尝,这肉的质地特别好。”

史父尝了一口,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好,好,你们这帮小伙子,还真是会享受。”

王硕也插话道:“叔,您这手艺要是开火锅店,准火!”

这仨人,就这样围坐在火锅前,边吃边聊,气氛热烈而又温馨。

而史父和史岚则是忙前忙后,准备这准备那的,可他们脸上的笑容,却是由衷的,看着三个人吃得那么香,他们心里也是美滋滋的。

不过先按下这些琐事不提,再聊聊《未名湖》这本刊物的事儿。

这刊物可是燕大五四文学社的心血结晶,只可惜,遇上了王澍这“歹人”,直接换了个主。

五四文学社啊,是燕大里一群文学爱好者的小团体,往上追溯,可以到好多年前了,停了段时间,今年九月的时候,多亏了邹士方、陈建功他们几个热血青年的努力,文学社才有重新得以恢复活动,接着就张罗着要办个社刊。

为啥要叫《未名湖》呢?这里面有两层意思:头一层,燕大校园里头有个湖,就叫未名湖,挺出名的,别人一听这名儿,就知道这是燕大的刊物;第二层呢,按照邹士方他们的预计,这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大多是那些还没名气的学生写的,也算是名副其实。

就这么着,名字给定下了,然后就是紧锣密鼓的筹备工作。

可这说到底,只是个社刊,充其量只能在小范围内穿越,影响力有限。

这时候,王澍突然提出能让《未名湖》变成正规刊物,邹士方他们一听,心里那叫一个激动,立马就上了这条贼船。

事儿呢,就这么成了。

王澍挂名顾问,具体的事务交给邹士方他们来做。

当然,这顾问也不是白当的,王澍帮他们搞定了出版许可的难题,又在燕大这边张罗了经费。

燕大对于能有自己的刊物,自然是乐见其成,特别是听说还能得到官方的认可,更是大力支持。

至于内容编辑、印刷发行、市场推广、财务规划这些杂七杂八的事儿,王澍是一概没再插手,全扔给了邹士方他们。

这下可好,邹士方和陈建功为了找人帮忙,四处抓壮丁,王硕和史佚生就成了其中的倒霉鬼,被抓去负责审稿了。

夜幕如同一块巨大的黑绒布悄然铺降,宿舍里,王澍独自一人,沉浸在那张见证了无数深夜奋斗的书桌前。

他手中的笔,仿佛被赋予了生命,跳跃在那些白得耀眼的纸张上,每一个字都是他心中澎湃思绪的见证。

在昏黄的灯光下,王澍的眼神忽明忽暗,时而透露出坚毅如铁的决心,时而又显得迷茫如雾中的旅人。

他的思绪宛如夜空中划过的流星,照亮了他心中无尽的构思。

他渴望创作出一部既诙谐又充满沈逸的军,一部能触动人心,细腻描绘新生报到时的欢笑与迷惘、希望与挑战的故事。

王澍的笔尖在纸上翩翩起舞,如同舞者在舞台上的轻盈跳跃,他将自己和周围同学们的真实故事巧妙地编织进了剧本。

他的角色开始变得栩栩如生:有满怀憧憬、跋涉千里来到这个新世界的外地新生;有对未知大学生活充满好奇的城市少年;还有那些在新环境中勇敢探索自我的学子们。

他希望通过这些生动的角色,展现出77级新生丰富多彩的面貌和这个时代独有的青春气息。

王澍坚信,虽然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但他们共同拥有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知识的渴求。

夜渐渐深了,王澍轻轻揉了揉疲惫的双眼,目光落在那些已经布满字迹的纸张上,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成就感。

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剧本还需要经历无数次的雕琢和完善。

但他心中充满信心,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迎来一个精彩的结局。

王澍开始整理桌面,准备洗漱后好好休息。

月光如水,柔和地洒在他的身上,映照出他那坚定而孤独的身影。

他知道,明天还有更多的任务等着他,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新时代,他将和同学们一起,用戏剧的形式,迎接属于他们的新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