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高考那些事(2 / 2)

其实啊,所谓简单与困难,都是相对的。

这些都不重要,就罗列一组数据来证明吧,那一年高考参加的人数是570多万,最终只有27.3万新生在第二年的春天,迈进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录取率仅有4.6%,竞争激烈程度用空前绝后来形容绝不夸张。

据统计,2023年高考,全国报考人数1291万,全国985录取率2.6%,双一流和211录取率5.6%,一本录取率13%,二本录取率40%。

两相对比,便能知晓个大概了。

不说这些,视角缓缓转回那个正身处高考战场的少年,王澍。

上午的数学考试对他来说不过是轻松的小试牛刀,而下午的语文考试则是他展现文采的舞台。

这科的试题是最简单直接的,却也充满着对思维深度的挑战:

“一、作文:(本题满分为80分)

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二、答题:(本题满分为20分,每一小题10分)

1.在下面两段文字里,“中国的脊梁”是什么意思?“这一类的人们”和“一部分人”在当时各指的是什么人?鲁迅在文中批判了什么谬论,是怎样批判的?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后面的河蟹了…)

2.把下面的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参考题](上面的题目全部做完,并认真检查后,可以做下面的参考题。参考题可以做,也可以不做。参考题的成绩不计入总分,不作为录取不录取的根据,只作为录取之后能否跳级的参考)

把下面的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文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不算参考题,就三道题目。

对于王澍来说,作文题目是有些难度的。按照年龄来说,他才16岁,尚未有足够的人生阅历来书写“战斗的一年”,非要写,多半也是些浅薄无聊的经历,很难到拿到高分,因此他决定另辟蹊径。

首先,以一位在东方战场的战士的视角展开,描绘了那些充满艰辛的日子,然后笔锋一转,展现他内心对祖国未来的憧憬与期待,希望祖国能够繁荣昌盛。最后,再将视角拉回到一个孩子身上,揭示了前文的战士其实是孩子心中对已故父亲的想象,同时表达了自己将亲眼见证祖国强大并将亲身参与建设的决心。

至于后面两道题,处理起来就更游刃有余了。

对他而言,可能最不缺乏的大概就是对祖国的自信了,文言文翻译更是信手拈来。

参考题他也尝试了,虽然后面入学的时候并没有跳级,但是否是因为他的年纪,学校那边有所顾虑,就不得而知了。

与王澍的从容不迫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史佚生从考场中走出来时的忐忑不安。

他并非被考题所难倒,而是觉得试题过于简单,以至于有些不真实。

经过王澍的点拨,他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自己这边准备得太过充分了。

与那些临时抱佛脚的考生相比,他们三人显得有些超前,这也多亏了王澍的指导。

想到这里,史佚生不禁对这位年纪比自己小许多的朋友肃然起敬。

无论是高考的事情,还是先前王澍预测的稿酬制度变革,几乎都一一应验。

也许正如王澍所言,自己真的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想到这,他不禁对自己的前路,有些期待。

在齐鲁岛城的考场外,海风轻拂着王溯的发梢,他的眼神坚定而平静。

由于各省自主命题,考试时间先后不一。

王溯这边是要稍晚一些,但这并未影响他的决心。

王澍和史佚生都已经完成了他们的考试,可二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沉默,没有打扰王溯的最后冲刺。

他们知道,在这个时候,已经不需要多说什么,他们已经约定好了未来。

终于,最后一科科目考试结束的钟声敲响,王溯深吸一口气,从容地迈出了考场。

他的心中充满了自信,他知道他毫无保留地发挥了自己的全部实力。

回到学校,他第一时间赶到传达室,拨通了王澍大院的电话,本来还想故作深沉,表演一下,说自己考砸了,但声音中的兴奋实在难以掩藏,被王澍直接戳穿,只能是老老实实地传达了自己的这边的喜讯:“考得不错,感觉一切尽在掌握。”

王澍在笑得也很开心,他的声音透过电波传递着鼓励和祝福:“我们都做得很好,老史也是。明年,燕大见。”

“燕大见。”

简短的对话,如同一股暖流,淌过了王溯的心田。

他们的友谊,他们的梦想,都在这个约定中得到了印证。

他们都知道,即使现在彼此天各一方,但无论如何,他们终将在那座充满智慧和激情的校园里,再次相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