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日常22(1 / 2)

清晨的微光透过窗帘的缝隙,将天空染成淡淡的蓝紫色。

此时,燕京大学的公交车站早已响起了332路公交车向颐和园方向行驶的报站声,这个声音,是大部分燕大学生们起床的铃声。

入学已经超过一周,王澍感受最深的便是“卷”字的沉重。

校园里,无论何时都能感受到一股刻苦学习的气氛。

清晨,当大部分人还沉浸在梦乡时,燕大的学子们就已开始了他们的日常——早起,集体体育锻炼,有的甚至在天色尚暗时就开始背诵英语单词。

这里主要点名的就是潘慕平同学,他的舍友林双林,被卷的身体都要吃不消了,每天几乎都是挣扎着起床的。

要知道,他当年在农村的时候,也没少干活,搬过石头、修过水库,收到入学通知书的那天,一个高兴,还翻了半截土墙,把自己舅舅吓了一跳,差点没把报喜变成“报丧”。

由于入学时,大家的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基本上人人都是疯狂的学习和追赶。

英语分成快慢班,慢班的老师以基础英语知识普及为主,她的年纪是最小的,用她自己的话来说,讲台下的学生像她叔叔一样。

可就是这些比她年长、学习态度异常认真的学生,让她感到深深的震撼。

在燕京大学,读书和锻炼是学生生活的两大支柱。每天早晨,体育委员会带领大家在操场上跑步,一圈400米,至少两圈。

而且,如果哪天有远足活动的计划,那么会提前几天开始准备,准备的方式么,自然就是多跑几圈。

跑完步后,学生们便会聚集在图书馆门前等待开门。

一旦图书馆开门,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随即响起,大家像赴战场般急匆匆进入,抢占自习座位。

晚自习如果不提早来占座,基本很难找到一个好位置。

在燕大,无论是走在路上、吃饭时,甚至是乘坐公交,随处可见手不释卷的身影。

这样的景象不禁让人感受到一种压力——仿佛每个人的肩上都扛着未来的重任,必须不断学习,为未来做好充分的准备。

也能理解吧,同宿舍的老大哥,张文祥,是个老高三生了。原本距离高考仅剩半个月的他,因为一次意外,高考梦延续了十一年,现在,他终于有机会在燕大实现他的梦想,这份来之不易的机会,怎能不让人倍加珍惜?

即便是王溯这样本性慵懒的人,也在这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中受到了影响,慢慢变得勤勉且热爱学习。

不过几人都不怎么喜欢去挤图书馆,就算去,也只是去借书,借完书,很快就会出来。

倒不是里面的氛围不好,主要是人实在是有点多,有点闷,远不如外面来得开阔,让人心旷神怡。

春日的午后,阳光明媚却不炽烈,微风带着树叶的清香和远处花香混合的气息,轻拂过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接着,他们会随意寻找一块空旷的地方,安静地坐下。

在热心人的帮助下,史佚生将他轮椅巧妙地做了一些改装,如今这不再是简单的移动工具,还被赋予了新的角色——书桌。

固定好位置,他轻轻地将几本厚重的书籍和一个笔记本放在轮椅的托盘上,然后调整好坐姿,便开始了他的学习之旅。

王澍和王溯则选择坐在草坪上的方式,倒不是直接席地而坐,而是会先铺开一块大大的布,既能防潮,又能避免弄脏衣物,好处多多。

但王溯通常只一个评价——少吃点盐,一天天闲得慌。

不过吐槽归吐槽,手上的动作从没慢过。

铺好布,两人各自找了个舒适的姿势,背靠背地坐下,双腿并拢成坐垫,膝盖上放着笔记本,虽然这样的姿势长时间下来或许对身体不太好,但在这样的环境下,王溯总觉得自己更容易沉浸于学习之中,知识也似乎更易于吸收。

而且王澍这家伙,以前就觉得他够聪明了,没想到到了大学这种感觉不但没有消散,反而变得更加强烈。

有时,他会感到自己与王澍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甚至在某些时刻,会产生一种错觉:王澍所掌握的知识似乎比许多老师还要丰富。

不论是他还是史佚生遇到的任何问题,王澍总能提供解答。

这些解答或许并非百分之百正确,与讲义上的观点有时也不尽相同,但王澍总能以其独到的见解和严密的逻辑,让人信服,让人感到他的思维之广阔。

是的,当时上课用的,并非印刷精美的教科书,而是字迹斑驳的油印讲义。

在那些日子里,尽管生活条件简陋,这却未曾阻碍任何人的学习脚步。

生活的艰苦仿佛成了他们坚韧不拔的磨砺,而在这一过程中,也是有一些波澜的,并不完全是重复不断的日常。

比如三月伊始,两份期刊——《人民文学》与《儿童文学》——同日发售,便给他们平静的生活带了一丝惊喜。

《人民文学》自前年一月复刊以来,便一直以月刊的形式定期与读者相见。如同时光的见证者一般,从未间断。

而《儿童文学》,则如一盏时明时暗的灯火,在不稳定中闪烁,其出版的不定期性,使得每一次的出现都显得弥足珍贵。

能撞到同一天发行,确实能称得上是一个意外。

《儿童文学》上刊载的是王澍那部《桃花源记》,史佚生之前听他讲过大致剧情,但完整的故事还是第一次看,而且即使知道大致剧情,他对这个故事仍旧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拿到两份杂志的时候,他最先翻开的就是这一本,每一个字,每一个句子,他都看得如饥似渴,似乎希冀着通过字里行间,完整地感受这个故事,仿佛通过那些文字,能够触摸到故事背后的灵魂。

“唉,小澍的这个故事,写得真是太好了……”读至结尾,史佚生情不自禁地感叹,语气中满是赞叹与感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