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羊哲古城17(2 / 2)

老者停了片刻,点点头,“文景远近巨细,思虑过人,老夫甚是欣慰。”

刘文景愧叹道,“此子忖度时日之准,洞悉世事之精,耳孙不及,只好事后补救。”

老者道,“此事需以静制动,一切见机而为。”

刘文景道,“是。”

老者转开话题,问道,“重生祭准备如何?”

刘文景道,“童男童女,丹炉血池,画符困魂,皆已备齐,只待上弦凸月。”

老者点点头,道,“听文景言语多时,似是劳累。且回去休息,晚间还有夜宴。”

刘文景道,“是。”却欲言又止。三拜后,退出往生堂。待关了堂门,轻声自叹道,“我祖何苦长生,累人累己。”

此时日已中天,唐子明吃罢午饭,想去看望黄月孤,还未出厅,忽然被一个衣着甲胄的小校尉从后面抱住,啊的一声,吓了一跳。

唐子明回身去看来人,虽衣着甲胄,遮了身材,又有两撇胡子,甚是俏皮,但难掩英秀面目,梨窝酒靥,唇珠红润。于是故意做腔道,“我当是谁,原来是雷少主。”

雷莹粉拳轻锤唐子明,道,“什么雷少主,不是都说好,以后只叫我‘冉东阳’。你都忘了!?”

唐子明忙解释道,“怎敢怎敢。”

雷莹怀抱唐子明手臂,专注问道,“你要去何处?”

唐子明刚欲开口,雷莹抢道,“我从小到大,从未离开过天水,这是第一次出门。不如我们就在羊哲城中,四下里走走看看。”言罢,摇晃唐子明手臂,又温情款款的盯着他。

唐子明也不好悖她意,于是道,“好好好,全听冉校尉的。”

于是唐子明带着雷莹,两人行在前,韦陀跟在后。先走马观花,游历了内城,见过了羊哲古城商肆作坊,宫殿祭台,再随坐骑驶到外郭,又见山河相依,高低错落。路过一座座村庄时,村中老幼,争相观望。唐子明温雅与村人打着招呼。

如此闲走了两多个时辰,不期行至田间。雷莹累倦口渴,便与唐子明一起下马,寻一棵古槐,坐在树下,饮水休息,韦陀远远驻马。

此时正是春耕时节,男丁们在田间播种希望,妇人们从垄溪挑回红霞,孩提在阡陌间追逐流年,年长者从肩篓里拿出由父辈传递的食浆,再传给自己的子孙。

微风凉爽,送来田野清新鲜麦的味道,仿佛最温情的春梦。两人闭目轻嗅,脸上不自觉的洋溢出享受的笑容,默然良久。

斜阳沉醉,枕卧远山。眼前耕种,宁静入画。

唐子明忽然开口道,“人生不是冷便是热,永远不会有第三种感知。”

雷莹温柔道,“唐大才子,你若不是三公公子,想必也是个聪慧温雅的游历诗人。”

唐子明道,“那你可愿……”

还未等唐子明说完,雷莹打断道,“我愿与你云游山河,看遍人间冷暖美丑,即使无锦衣华服,珍馐美味,高檐深阁,玉辇骏马,我也愿。”言罢,深情的抱着唐子明手臂,头枕在唐子明肩头。

唐子明将雷莹抱着紧了,用脸颊去轻摩雷莹额头,柔声道,“待迎上归来,小有功绩,我便上雷府提亲。”

雷莹仰起脸,凝望唐子明,面如桃花,幸福绽放。

“我要娶你。”唐子明温情细语道。

雷莹闻言,心中欣悦,噗嗤笑出了声,又要抬首,搂抱唐子明,刚一抱上,唐子明哎呦一声,道,“你的胡子扎到我了。”

雷莹顿时大笑,双手捧着唐子明的脸,用假胡须去蹭,边蹭边道,“你看我的胡子粘的可牢固。”

唐子明闭上双目,攒起脸面,手上却不住挠点雷莹腰间腋下,嘴紧成小口,变声道,“快放开我的脸。”两人顿时扭作一团。

韦陀远远看到,尴尬转过脸去。

唐、雷二人玩闹了约有两刻钟,终于累了,枕槐席地。雷莹枕着唐子明臂窝,伸手挡着夕阳余晖,道,“夕阳真美,看我的手都映成红粉色。”

唐子明这才想起时间,轻声呢喃道,“咱们该当早回了,戌时五刻还要去羊哲府赴宴。”

雷莹倒有些意犹未尽,只是也不好拖延。两人起身,看着对方灰头土脸,衣甲不整,又互笑了一场,替对方擦擦面目,正正衣甲,迁马过来,唤了韦陀,就要沿路返回。

快行至内城城门时,但见在夕阳映衬下,有一耕锄老者,着藏蓝麻裤,牙白汗衫,脖子上搭一条缩水手巾,认真刨地,不时擦汗。一挥一落间,竟生出无限暖意。

雷莹道,“怎不见来田间送茶点的老奶奶?”

唐子明笑道,“你这不来了嘛。”

雷莹佯怒道,“哼,我若是老奶奶,你就是那个臭老头。”

想不到老者闻言,停下手中耕作,望向这边,朗声道,“我虽是老头,却还不臭。”

三人皆是惊奇,胯下坐骑距耕锄老者足有八九丈远,想不到竟然被这老者听见,真奇人也。

雷莹咂舌望向唐子明。

唐子明下马一揖,朗声道,“小校不知礼数,还望老人家见谅。”

老者并无责怪之意,招招手,让二人过去。

雷莹下马,与唐子明顺着垄间,走到老者身边。走到近处才看清楚,老者面目清奇,挽起黑白发髻,脸庞消瘦,浓眉黑重,双目虽浑浊但却有凌厉之势,鼻梁高挺,嘴唇适中而显坚毅。虽在田间,身上竟然无泥垢粘身。

老者端详二人片刻,点点头,问道,“这位姑娘怎得身着男装,不嫌男装丑笨?”

二人又是一惊,若说雷莹扮作男装,纵然连阅女无数的夏月朗都未识破,今日怎被羊哲城外,一耕作老者点破。雷莹扥扥唐子明衣袖,唐子明解其意,作揖问道,“老者从何看出我小校是一女子?”

老者朗声笑道,“老夫存世久矣。”

唐子明还欲再问,老者道,“时日不早,该当归去。日后你我定会再叙。”于是背起锄头,一步一步走进夕阳。

唐子明与雷莹面面相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