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雷鸣出鞘(1 / 2)

天宇无极,星辰寂寥。云海浓滚,峰林嶙峋。

悬空殿宇东山门,倾斜向上,伸出一架百余丈白玉天梯,直通向一座极高的笔陡孤峰。孤峰周围云浪翻腾,浓雾遮眼。沿天梯向上,穿过云雾,登上峰顶,放眼四望,不见群峰露首,使人顿生遗世独立之感。峰下深渊幽涧,黑暗吞噬万物,光明不侵,生机不扰。

此峰方圆仅三十六丈半,正中建一座八角形玉台,一老一少,盘膝炼气。

夕阳在侧,霞云蔚盛。

浓墨由四周向此处慢慢聚集,更从四下里吹出湍急冽风。风云变幻间,两方墨云交汇,其景如黑罩里鬼魅吐出利刃,墨云中一道闪电劈下,瞬间生灭,却极目闪耀。继而闻见落雷轰鸣之声,震慑群山,折射深谷,久久回荡。

天宇忽然暗弱,阴风骤起,夕阳沉没。

雷鸣衣袂时而随风招摇,两袖时而吃饱逆风,然神情凝静。直到他嗅到春雨将至前,狂风中泥土清新的味道,才睁开双眼,见师父白发在山风中凌乱杂舞,于是上身前倾,轻声道,“师父,山雨来了,回去吧。”

龙持菊合眼盘坐,须发被吹的四下摆动,轻启薄唇,像是叹息。

雷鸣问道,“师父缘何叹息?”

龙持菊也不答话,只是从他盘膝肉身,蒲团坐下,生出一团无形的平和之气,可抵御一切自然变幻,慢慢膨胀,罩在周身,山风不侵,雷雨不扰。雷鸣感受到师父身上形成的温暖气罩慢慢扩大,甚至要将自己包裹保护进去:由自己盘坐的膝盖,到双股,再到双手,正面身躯,脸庞,及至后背,直到整个人都融入到龙持菊的“平和气”之中。

天地明暗交合之际,风雨雷电侵袭之时,苍茫群山中,遗世孤崖顶,这一师一徒明明闻见、看见周身变化,却又仿佛置身事外,任落雷惊心,电闪摄魂。二人之间形成的透明屏障,遮挡世间一切,淡然直视。

雷鸣受暖意烘托,由自己内心酝酿萌发出一小团平和。直到那团“平和气”将自己包围,与师父的“平和气”重叠。龙持菊才轻声道,“山雨欲来,雷鸣出鞘。”

似遥远,却又在耳边。在耳边,却又似遥远。

雷鸣闻言,思量良久,试探问道,“师父,是要赶我下山?”

“彼世道,便如此刻雷雨山风。”龙持菊缓缓睁开双眼,口出真音,道,“纵我有上天入地之能,也仅可自保,却无力挽救。你虽未圆满,但已十成八九,如今要让你孤身入世,为师心中……”

说道“心中”二字,却再难言。

雷鸣等龙持菊未有继续言语,黯然道,“雷鸣不舍离去。”

此刻天地昏暗,狂风大作,暴雨如注,又加电闪雷鸣。

龙持菊收回罩在雷鸣身上气罩,只护着自己,而雷鸣自己气罩已保护好自己。

龙持菊仰首远视道,“终将离去,无分朝夕。”

雷鸣闻言,俯首良久,看不清面目,声音略显哀伤道,“师父有何嘱托?”

“今日你剑术将成,但仍有两处弱点,亟需提升与克制。”龙持菊道,“其一,便是力量。这可通过日后不断精炼提升。

剑的至高境界是‘收的自如’。

世间罕有一类剑客,天赋奇高,历练痴勤,运起剑来,可达天崩地裂,鬼哭神嚎的大境界。那些名满天下的剑客,大都如此。为师看来,十之有九,多是‘放的自如’,却难达到‘收的自如’。你手中之剑,灌注全力,含雷霆之势击出,对你来说,本是易事。但若要随时收回,你却需两倍之力戛止。

是故,你的力量每增加三分,‘放’的力度只可增加一分,还需两分力用来‘收’。

需做到,剑如我身,我身如剑。运剑与心,收放自如。

若你能不停突破‘放’的力度,而始终达到‘收’的自如,才能成为真正的天下无双的剑客。那样的剑客才叫雷鸣。你可懂得?”

“恩。”雷鸣心中虽不解,却不住点头,只望先记下来,将来慢慢参悟。

“对于你这般瘦弱之人,能有今日的力量,不得不说,已是突破自我,但今后仍需每日勤勉练剑,以求精进,万不可懈怠。”

“是。”雷鸣努力将师父的话记住。

龙持菊沉默片刻。

此时,暴雨退去,山风减弱,繁星如亿万雨滴凝结于天宇,摇摇不坠,晶莹闪烁。

“你的第二处弱点至今还未暴露,不过一旦暴露。”龙持菊一副担忧的表情,望向下界,道,“如堕此渊,万劫不复。”

雷鸣大惊,张口难言。

龙持菊接着道,“莫说是你自己,就连为师传授于你的毕生所学,也将付诸东流。”

雷鸣闻言,在星光照耀下,打量自身,又望向龙持菊,惶恐艰难问道,“那……那是何物?”

龙持菊摇首道,“此物乃天地间,至毒之物。”

雷鸣顿感不安,仿佛四下里,黑暗正向自己逼近。

龙持菊继而道,“这世间唯有可笑而无趣的‘情’,可能伤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