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姑苏赏莲62(1 / 2)

香樟葳蕤,桂果丰硕,栽藕囡女,风吹吴语。

两个月前。

姑苏城,芙蕖园。

有二人几近并排而行,稍稍在前之人,身长七尺五寸,着金白便服,身型微胖,却儒雅白净,面带微笑,闲庭信步。另一人稍稍弓身,仍然显高,着墨绿便服,身型瘦长,鼻若玉柱,目似朗星,俊朗非凡,正向四处指点,碎步向前。

二人身前一丈,有两名涂彩羽林郎,腰悬利剑,警戒四周。身后紧跟一男一女,男者伟岸,身长八尺有余,身型健壮,面目冷峻,抱一把古剑,女者英姿,身长七尺四寸,身型清瘦,面目冷俏,皮肤白皙,双手空空,不见武器。再后是两名持拂尘老宦与八名涂彩羽林郎,人人神情专注。有家仆模样者数人,皆俯首远远坠在后面。

恰时,池中清水,岸边香樟,引春风拂面,荷香醉人。

白净之人身心愉悦,款步缓行,道,“寡人本想东南蛮夷有多凌厉,来时路上还心有顾忌,百般谋划,想不到霞光、名骥与莲兄三人,以‘武、仁、德’便使蛮夷臣服,由兄等替寡人把守东南三隅,寡人自此寝食安矣。待到古中原明日昌盛,三位该记大功。”

吴莲忙轻俯身一拜,道,“陛下龙驾玉辇,圣耀四方,屈尊东南,方令鼠蚁蛮夷,不战而屈。此乃天佑陛下,地辅江山,我等只是借陛下寸许余光,顺势施令,不敢称功。”

天子鼎文望一眼吴莲,笑道,“莲兄,此处只有寡君二人,又非朝堂,去虚就实。”

吴莲会意,欠身点头,道,“是。”

莲开六月,荷盛夏时。

此时正值春日,本不应有莲盛开,然芙蕖园中,莲花尽数绽放,望之令人欣喜。

迎风漫步,身心舒爽。

天子鼎文道,“寡人久闻海外仙岛蓬瀛,有谪仙人隐居,其有治国之道,驭民之术,寡人私慕已久,今趁南下之际,正想去寻他。亦听闻,莲兄与其交好,该当引寡人前去拜见。”

吴莲忙俯身一拜,道,“吴莲愿随陛下东渡蓬瀛,拜访南华老仙。”

天子鼎文闻言,微笑颔首,此时正走到一处观莲花最佳位置,于是驻足,任春风吹拂秀发衣袂,又与吴莲约定去往蓬瀛时日。

众人亦同距驻足。

正是意气风发,谈笑风生。

天子鼎文道,“寡人爱莲,爱其雅洁,且赏心悦目,不知莲兄所爱何处?”

“这莲就如美人,观之最美。”吴莲思索片刻,道,“远望去时,碧波连天,点点娇艳。迎近时,叶散清华,蕊吐芬芳,淡香四溢,弥漫周身。待酷暑来临,莲花散凉,消除暑气。等到枯败时,莲花失了美态,可默默结下的莲子莲藕却成全了食者。是故,莲为花中最宝贵,犹如剑中至尊为巨阙,人中龙凤乃天子。”说到最后,吴莲含笑,向天子鼎文一拜。

天子鼎文笑道,“寡人觉得莲兄更像这莲,贤良温雅,谦谨勉让。”

吴莲受宠若惊道,“陛下抬爱。”

“莲兄以为这莲花,哪种颜色为最美?”天子鼎文复踱步前行,吴莲仍稍稍欠让半身,与天子前后并排而行。众人俱行。

“若说最美,可分几种。”吴莲侧首而答。

“喔?那寡人可要仔细听听,莲兄的几种最美。“天子鼎文微笑回首相视,并不停步。

吴莲道,“前年柒月,莲曾到过一个名叫思侬的水乡古县,县上有一泉三十丈大小的池塘,当时绵雨刚过,池水新涨,致使水气蒸腾,烟雾氤氲。是时,池中竞开纯白莲花,置身其间,犹如仙境。是故,在云雾中望去,白莲最是圣洁。”

“嗯,想是逍遥修仙的好地方。”春风扑面,荷香飘溢,悠然踱步,天子鼎文随吴莲描述,在无限想象中,惬意非常,道,“按莲兄所言,白莲为最美了?”

吴莲道,“还有一种莲,莲瓣由白渐粉,粉红莲花最是适合观赏。或独枝以惊艳,或群芳以竞颜,此花能引人驻足,流连观望,最有灵性,更是道家独宠。”

天子鼎文闻言颔首,道,“嗯,这粉莲倒是多见,且众生多爱此莲。”

吴莲道,“还有一种莲,名为紫色金莲,莲身为重紫色,莲瓣边缘,隐隐若绣金丝,此为帝王之莲,乃莲中最尊贵者。”

天子鼎文疑惑道,“喔?这白莲、粉莲寡人倒是见过,可这紫色金莲,寡人还是首次听闻。”

“圣人出世,白泽方才奉书报鸣。若要紫色金莲盛开,则需有睿德神武之帝王,降世治国方可。”吴莲侧首含笑道,“今日陛下能屈尊前来,想必紫色金莲定会盛开。”

天子鼎文呵呵笑道,“莲兄何时学会朝中阿谀之道。”

吴莲道,“莲只是据实回报,绝不敢诓骗陛下。”言罢,引天子鼎文前行,至池上一架九曲廊桥上,桥下池水尽种紫色金莲,含苞待放。

天子鼎文见一池莲花骨朵,自是诧异。问道,“莲兄,这些紫色金莲为何没有开放?难道寡人并非圣贤帝王?”

吴莲道,“万万不是,请陛下移步其中,自见分晓。”

天子鼎文缓慢踱步,不时望向两边,走过之地,池中紫色金莲竟然瞬间绽放,紫色神秘,金边奕奕。天子鼎文但觉好玩,脚步时快时慢,而莲花竟然同他脚步一致,来到身边时才会开放,不到身边,则是沉寂。天子鼎文如此走了一遍,池中紫色金莲,尽数盛开。

众人亦是啧啧称奇,纷纷拜贺。

天子鼎文自是志得意满,又与众人玩乐谈笑,不知不觉,领众人走过九曲廊桥,进到芙蕖亭中。

众涂彩羽林郎各守一角,两名老宦侍立天子鼎文身后,男者女者亦后立,天子鼎文与吴莲对案而坐。

天子鼎文道,“游玩多时,寡人腹中饥饿,莲兄随便找些野味填腹。”

吴莲远远唤来家将雅丑,低言几句,归案跪坐,道,“河鲜野味,乡酒果蔬,早已备好,仆人这便取来。”

天子鼎文心情大畅,道,“这芙蕖亭中甚大,不若多摆几张案几,众人欢饮共食。”

一名老宦在身后一拜,道,“贱侍怎敢与天子同案而食。”

天子鼎文道,“管中常此言差矣,天子本就该与子臣同欢,与万民同乐。”

另一名老宦额头冒汗,亦是一拜,道,“身型残缺之侍决不敢与天子同席,望陛下恕罪。”

天子鼎文摆摆手,不耐烦道,“罢了罢了,去为成熙、梦婵各设一案。”

老宦身后男者女者闻言惊慌,不知所措。

吴莲望一眼男女,起身出亭,亦远远唤家仆增设两案。

“此非朝堂,况且寡人乃便装至江南,周身皆亲近之人,无需赘礼,”天子鼎文先是对着男女二人,又对两名老宦道,“寡人为贴身之人,设两私席,管、殇二位中常该无异议吧。”

两名老宦虽想阻止,却不敢违命,一齐跪拜,管中常道,“陛下胸怀天下,视臣如子,此乃内外宫廷、州郡县乡,众臣工之幸,更是四方异族、万邦兆民之幸。”

天子鼎文道,“好了好了,二位起来便是。”

二人起身,垂手侍立。

然杜成熙、黄梦婵二人却踌躇不敢坐。

天子鼎文道,“且坐无疑。”

二人这才面向天子鼎文,恭敬跪坐。

天子鼎文刚想言语,吴莲道,“陛下且安心,莲亦为二位中常侍及众羽林郎备足饮食。”

天子鼎文颔首含笑。

此时,吴莲家将雅丑引着众婢女将饮食一一奉案,天子鼎文看去时,忽见有一物,猝然惊乍,面目变色,身型作将要离席状,指问道,“此是何物!?”

众人闻天子惊呼,俱抽刃在手,聚光案上,神情极度警戒,杜成熙、黄梦婵二人倏忽之间,拔宝剑、现匕首,护在天子身旁。吴莲忙滚离案边,五体投地,道,“吴莲万死,吴莲万死,将食物惊吓陛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