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山崩地裂66(1 / 2)

白昼光明,难知永夜,黑眸明亮,谁辨是非。

宇文铠返回天子党中军大营,将交谈细节,告之众人。

“看来贼首果然是想借和谈,以求喘息,”夏月朗道,“宇文老将军威严,不负孤望。”

宇文铠笑道,“夏统帅抬爱,不知我方行军,是否布置妥当。”

夏月朗道,“全按老将军之意,和谈不到一个时辰,命唐、黄二位将军首攻南门,引诱援兵,而后命枕、黯二位将军佯攻东门,复诱援兵,再由赵、姜二位将军盯紧西门,并适时后撤,使贼以为出口,而北门则由孤与老将军攻取。且三百斥候已潜入城中多时,一旦生变,时刻洞察每个角落,但有天子踪迹,一面追踪,一面禀报,力求万无一失。”

一切安排完毕,天子党众党首各按军令,前去落阵。

夏月朗则与宇文铠去北门。

待众人走后,宇文铠微笑一拜,道,“只此一役,迎上归堂,夏统帅必将名垂千古。”

夏月朗闻言,受用非常,和悦笑道,“孤定不会忘记宇文老将军一路上,鼎力相助,待到他日归堂,定向天子提禀。”

宇文铠俯身复拜,道,“劳夏统帅费神。”

距两方约定刚过半个时辰,八家天子党已落好阵型。

吴莲对杜成熙道,“有劳杜光禄,离城以迎天子,莲定能坚守到天子驾临姑苏之时。”

杜成熙道,“吴使君不若弃城,领军队折见天子,天子党但见天子,是非黑白,昭示天下。”

吴莲轻声叹道,“纵我怜惜身家性命,去见天子,还我清白,可我姑苏城上上下下阵亡将士,伤残军兵,无辜百姓的清誉与性命,岂可说弃便弃,我姑苏城数十代府衙民居,城墙街巷,酒肆作坊,岂可说弃便弃。”

杜成熙道,“吴使君比成熙明理,知在大义面前,该当暂退。”

吴莲转首盯着杜成熙,一改往日温文尔雅面目,激愤道,“莲知仇恨若渴饮海水,俞渴,俞饮,俞饮,俞渴,肚胀丧命为归途。杀戮俞多,仇恨俞增,然莲生于天地间,戮我亲友,害我百姓,此仇此恨,若不报之,枉自为人!”

杜成熙思索片刻,知难劝阻,便躬身一拜,道,“若是难守,还望吴使君以天下大任为立世之根,以天子赋命为存身之本。舍城而曲见天子。”

良久,吴莲望天怅然道,“自古忠义两难全,有天子殷殷期盼,莲该惜命非常,但又有全城血肉难舍,莲当与城共存亡。在此,若天子来时,莲还存活,该是上苍不绝莲命,成全美名,若是不幸葬命,还有来者,以佐我王。”

杜成熙只好道,“愿天留吴使君,以慰我主。”于是急急下城,策马乘黄,领众羽林郎,在柳无心掩护下,冲出东门,向天子所来方向赶去。

吴莲换一身复古戎装,沉黄铠甲,肩披白锦袍,头戴红缨盔,腰悬莲花剑,从新立于西门城头,远眺城下,见天子党阵型逐渐摆开,已有攻城之势,于是传令各门兵将,严阵以待。

待柳无心来报,四门中,南门敌阵整齐,蓄势待发,北门最易攻破,然敌阵却军姿涣散,而东门则还未落好战阵。

吴莲望着西门城下,待攻的天子党将士,道,“柳将军。”

柳无心瓮声一拜,道,“末将在。”

吴莲道,“北门危机,天子党虽阵型懈怠,然定暗藏伏兵,我命你坚守北门,不得有误。”

柳无心瓮声道,“末将誓与姑苏北门共存亡。”

而后又吩咐东城都尉黄凌玉主守东门,郡丞欧冶兰亭主守南门,自己则领贴身家将雅丑,亲自坚守西门。

如此各自下去整备,以待守城大战。

距约定时间还未过一个时辰,吴莲隐约闻到南城有杀喊之声,稍稍侧目远眺,但见狼烟滚起,旌旗逼近,心下一沉,便知南门有难,于是命雅丑前去增援。

吴莲手下有一守城小将,一拜道,“吴太守,敌军首攻南城为虚,唯想引出它门援兵,然后趁机而攻,太守切切莫乱了阵脚。”

吴莲回望小将,手持三尖两刃枪,面目稚嫩,于是不以为意,道,“我自有定夺。”

雅丑离开约有两刻钟,西门外天子党始终按兵不动,吴莲不知其故,正在焦急间,忽闻东门守城校尉禀报,东门城防正在布置时,突然受到天子党袭击,一时间城门险些被破,守将黄凌玉受流矢所伤,情况危急。

吴莲闻讯,又要派人前去增援。

守城小将道,“若再分兵,天子党攻我西门、北门时,将异常难守。”

吴莲思索片刻,双目赤色,狠恨道,“与其困守而疲于奔命,不若出城迎敌,拼死一搏。”

余将闻言,纷纷响应。

守城小将道,“有城可守,便是地利,太守弃地利而与远来敌军短兵相接,此非兵者之道……”

吴莲不再理会小将,命人去备好马匹,兵器,转身便走。

众将随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