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庆祝抗战胜利,郑维新出现(1 / 2)

由爱华的父亲突发脑溢血而猝然身亡,这对她全家特别对求学中的由爱华和她善良的母亲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她为父亲的丧事在家耽误了一个礼拜,带着满面哀容和泪痕来到了学校。

同学们见她丰腴的面容清瘦了许多,出泪过多而形成球桃一样的眼泡还没有恢复过来。大家都十分关心地望着她问这问那,快心热肠地帮助她收拾行旅,打水洗脸买菜端饭等全如亲姐妹一般。陈秀敏更象久别的亲人,给她牵这拍那,关怀倍致地以大姐的身份痛爱地注视着她。看爱华不想吞下的米饭,端着一缸子茶水诚挚地开道:“爱华,泡点水慢慢地多吃一点,人总要自慰自拔的,身体要紧嘛!整天不吃东西是受不了的呀!”

由爱华对同学们的热情接待和关怀,感到格外亲切,她的喉咙嘶哑多时了,已发不出大音来,想搭谢几句感激大家的话,可力不从心。

晚上睡觉,陈秀敏特地同由爱华挤在一个小铺头上。她见由爱华不时地长吁短叹,内心更是沉痛。于是陈秀敏违背意志地劝道:“爱华,我的好妹妹,你再别一想起故父就肝肠欲断,他老人家年过花甲夫妻白头,儿孙满堂,在人们心目中和社会上更是口啤佳传……这些都是俺后人够宽慰的呀!何况人活百世也是要走这条路的。前天你说你一定来校,我在路上左等右等,等你末来,真叫人担心啊……”

尽管死人的事最令人悲伤痛苦。可自古以来未曾有过不死的人,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因此长期来人们将老人去世称为“白喜事”与婚嫁迎娶的“红喜事”并称为人生“红白”两件大喜事,由爱华痛苦是痛苦,可经陈秀敏及同学们一再劝解,却也感到宽尉多了。想起父亲出殡那天,经父亲治过病救过命的人都来为父亲送葬吊丧的整日推进盈出。对由爱华映像最深的要算那位头发斑白的邢昉大叔。谁想这位年过半百的老人,对她父亲的逝世简直痛不欲生,对着灵柩和满堂的宾客诉说白己的哀思,痛诉老医生呕心沥血地拯救了他一家三口人的沉疴异疾。一位老人的泪诉,无不感人汨下。更让由爱华难忘的是:在她父亲三朝出殡后,邢昉大叔又送米一幅“挽歌”,更是令人伤感。只是不知道是请人代作还是他自己的文化,由爱华对此十分留意并清楚地记了下米。排头两句“黄天厚土,思恩不竭”接着下面的歌词是:

泣悼恩师丧,仙游驾西方,在世华陀手,

下笔扁鹊方,祛病汤拨雪,施恩冬太阳,

功满归紫府,留名百世芳。

幼子弱妻邢昉,

跪拜泰斗君不应,泪祭医圣表衷肠。

禀恩公仙界依旧泽华夏,乡民重沐恩师光

晚生邢昉为先贤三朝泪笔

民国三十四年×月×日

由爱华回想邢防大叔在父亲安葬前后几天全力协助办理丧事的一举一动,让她对这位平常的老人敬重难忘。同时那天令人肃穆的乐队和一派隆重非常的场景,使她再不痛不欲生了。心情也渐渐地分散了由于转不过弯来的痛苦。当陈秀敏最后提到刘怡君时,她的心情也起了变化,她慢慢地翻转身,与陈秀敏面对面地睡着,长嘘了一口气,问:“秀敏姐,小刘他是什么时候来的?他跟你说了什么没有?”

“爱华,你回家第三天的上午,小刘他来过,这第一次我还不大认识他,看他的样子是兴致勃勃地来找你玩的。见你不在,又听到你父亲去世,就悲戚无奈地走了。可是前天他突然又来了,我见他的态度既严肃又兴奋,可是未见到你,让他又犯愁起来。我见他无精打彩地退了出去,为此放心不下,送了他一程……最后他终于告诉我时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我静静地听着,他说小陈同学,你告诉小由: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终于投降了。他说八月十五日朱德总司令向八路军新四军等全体抗战将士发布命令,接受和迫使一切日伪迅速投降。小刘还说:他的后勤工作提前结束,他所在的部队奉命立即开赴枢纽要地,防范敌态变化,接受日伪投降事宜。他说归队后的行动莫测,不知道什么时候重能与你见面。他本想告诉你一些牵挂的消息,但你不在,两次都未谋面,说你父亲大人猝然逝世,对你是沉重的打击,对他也是件衷戚不愉快的事。他本想前去对你母兄致以问候,可他近两天为防时局变化,日夜很忙。要全力部署胜利后的工作。前天他说是在万忙当中挤点时间来的,他估计在你父亲三朝后,你是一定会来校的,不料又未见到你……你想即将出征离别的小刘,临别也未见上你一面,该是多么牵挂啊!”陈秀敏接着说:“小刘几次用试探的眼神打量着我,怕我爱逢场作戏,最后才推心置腹地说出了他认识你以来的故事。同时还隐隐地吐露出如今对你的牵挂之情。说到最后看他的脸色仿佛是如释重负的轻松了,可是看他的样子又不愿马上离开我这唯一能传递情思的红娘……我见小刘如此牵肠挂肚地搁心不下,便坦率地说:刘同志你放心好了,关于你的心情我一定转告给爱华。你看还有其它要紧的事情嘱咐爱华不?小刘停顿了一下,只好深表遗憾地说,他今天本想告诉你有关你表姐家的情况和最近民主政府对李侃雄先生的嘉奖,还有李家寨再次遭劫的过程,但你不在叫我随便的跟你说一声。他临走时,还客气地对我说:他的确是很忙,这几天随时准备开拨,请我转告你,以前某些不到之处,还得请你原谅他。”

由爱华静静地听着陈秀敏解说刘怡君临别前未见到自己一面的那种牵挂之情,她的心非常难过。她本想在父亲安葬三朝后就来校的,可是见母亲为父亲的猝然去世痛不欲生,不忍心马上离开可怜的母亲,所以推迟了两天,错过了与君兄见面的机会。再说她若知道时局陡然起了变化,情人临别前未见上自己一面的如此牵肠挂肚,说什么她也要来学校与亲人见上一面呀!

由爱华为此长虚短叹,暗暗自责。“唉!君兄,在这生生离别,你最需要亲人安慰的时候,未见上亲人的身影,带着满腹牵挂和遗憾,你不愉块,我心也痛呀!我这颗愧疚的心较之你心更难受啊!这一别就不同以往了,何时何日又能重逢还是一个未知数。唯愿心胸开阔的君兄,对我这个不称职的朋友要提得起放得下呀,不然带着沉重的心情怎么工作?怎么对待依然顽固的敌人呢?”

满腹愧疚的由爱华此时对亲人的思念反而更加强烈。亲人的音容笑貌,细微末节的往事比起以往更加频繁地搅拌着她——“我盼以兄妹相称,我愿以兄长来关照。”这句听来平常,掂量千斤的话别说这是君兄出自肺腑的诺言,就是比这更甜蜜更情醉的俏语呢喃我由爱华也相信君兄不是图一时快乐而陶醉别人的临时戏言……

时间已午夜两点了,这正是年轻人好睡的黄金时间,可由爱华对情人刘怡君一颗愧疚的心始终不能平静。头也隐隐作痛,想闭上眼睛休息一时,总很难如愿,弄得一夜不曾合眼……

第二天早上八点,卫校的校铃狂热地响了一阵又一阵,催促全校师生员工到广场集合,参加庆祝抗日胜利大会。

大会即将开始,没等少数同学到齐,校场上己排好了以班级为单位的纵队。各班值日同学雄赳赳地效仿军人的姿态、步伐,分班次先后向教导主任报告队列的情况。校教导主任以庄严的姿态检阅着部伍整齐的学生队伍。

返回